袁袤翔:“民意调查”,无须媒体越俎
《青年记者》以“民调:媒体新兵器”为题发出调查,请大家发表对现有媒体的民意调查栏目的意见,还有你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民意调查内容。思考中,突然想到了几则与之相关的“民意”个例——
中国之声2009年2月12日报道:江苏省南通市的启东、海门、通州等地在全面达小康民意调查中,给受访群众发放标准答案造假。无论实际家庭人均年收入多少,农村居民必须回答8500元,城镇居民必须回答16500元。无论是否参加社会保险或保障,都必须回答参加了;无论对住房、道路、居住环境是否满意,都必须回答满意。对那些按照标准答案说好话的村民,还有少则百元多则上千元的奖励。电话调查当天当地中小学还专门给学生放了一天假,老师要求学生把标准答案背熟记牢,协助家长接听小康调查电话。结果显示,启东、海门等地都获得了超过90%的群众满意率。这是典型的强奸民意。
重庆晚报12月23日报道:在广西打工的四川内江陈国芳和张大有两位农民工在乘坐大巴返乡途中,因为空调故障而感冒咳嗽,被同车的乘客怀疑患有甲流感,大家以民意表决“一致通过”的方式,将其强行赶下车。饥寒交迫的两位农民工,只好沿着高速公路冒着夜色步行返乡,幸好被公路执法车相救。后经检查,该民工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这是典型的民意强权。
还有笔者日前的亲历:我所在的城市集中供暖工程启动之后,供暖企业无视国家财政部和原国家计委2001年国计价字第585号文件的明确规定,直接“代政府”向用户征收30元/平米的暖气管道“开口费”(又称配套费、管网费);违反“煤热互动”的行业市场规则,依照上一年煤炭价格飞涨之后“听证”提高的收费标准,征收今年煤价低迷之际的暖气费,而且供暖时间仅有百日。一时间引得民怨沸腾,甚至出现了集体上访。为了帮助事关民生的民声有一个正当的表达渠道,笔者以资深传媒人的责任感和公德心,在网上实名发帖,提出了开口费该不该收、供暖价该不该降、采暖季该不该长的《供暖三问》,并作出了理性的评析。想不到有官方人士化名回帖,斥责笔者“弱智”、“白痴”、“亵渎法律”、“侮辱社会”、“破坏和谐”、“想让老百姓供不上暖”。笔者就此发出与其“商榷”帖,中新网媒据此发稿《“供暖三问”引发最牛“网络官腔”》。数十万的浏览和数千条直抒胸臆跟帖的“一边倒”网上舆论,无须启动什么“民意调查”,也应该是民意的真实体现。然而,这一民意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官方回应,一切都是于事无补,笔者所在的楼群百余户居民今冬竟然被告知“无法供暖”了!这是典型的漠视民意。
强权民意、强奸民意与漠视民意,有了这些个例,在我的意念中,那些形形色色的所谓“民意调查”(当然也包括媒体的“民意调查”)会有多少实际意义?
依靠媒体进行“民意调查”,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调查出来的结论,能否真正代表民意,也会有着很大的局限。因为任何媒体都有着相对稳定的受众群,这些受众群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所参与的表达,仅仅是“群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民意”。比如报纸,党报的读者群就是党政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与其机关工作人员,在这类媒体上调查民意,多少有些缘木求鱼。晚报类都市生活类报纸的读者群以市民为主,向市民调查得来的民意,农民的民意就无从体现了。就连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农村类报纸法制类报纸,在下岗职工和农民等弱势群体中也没有多少真正的读者,在这上面做民意调查,他们的“民意”就会失落。广播电视也很难实现与民众的真正互动。即便是随机性的调查,也肯定会有广泛性的缺乏,理性的缺位和简单化的滥觞。还好,如今有了网络的博客与论坛,全天候的“自媒体”,参与者众多而且参与直接,“民声”表达实现了“短平快”。但是由于受设备购置、文化水平、操作技能、表述能力的制约,参与者群体的构成有着许多盲点盲区。还有啊,许多公开进行的所谓“民意调查”,很多时候还会被利害相关者左右——集体填写、雇人填写、重复填写、强制填写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还能期待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意的真实表达?
况且有些民意调查即便是真实民意的体现,但是,由于接受调查的民众的相关知情权缺乏保障,在表达民意的时候,往往会重感性,轻理性;重个体,轻整体;重局部利益,轻社会效益,失之偏颇有时就难以避免。再说了,有些民意调查,往往会采用“代表会”样式,诸如诸多的所谓“听证”,真正的“民意”就“被代表”了。有时就连真正的“与会代表”,发言的机会也很难得。退休职工刘天晓作为民意代表出席10月8日举行的沈阳市调整城市居民生活供水价格“听证会”,竟然不得不向主持人摔瓶子才争得一个发言的机会,就是实例吧!如此“被代表”的“民意”,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不是?
再说了,媒体做出的民意调查,其结果为谁所用,谁来尊重,也还有一个距离。因为媒体不是民,也不是政,如此尴尬的身份,一旦遇到“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诘问,你兴师动众的民调,即便是真实民意的表达,不也会有无疾而终的可能吗?
其实,真正的民意,是党政官员或者说是“人民公仆”们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只要他们牢固树立并躬身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作风,以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和“群众利益无小事”是非准则,时时自觉地将“官与民”来个“换位思考”,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注舆论关注民生与民声,就能了解自己该了解的,知道自己该知道的,做好自己该做好的。媒体作为“党和人民大众的喉舌”与“公器”,应该做的,还是继承并践行好“深入深入再深入”的优良传统,以真挚的感情与极大的热情,对民生与民声作出应有的关注与表达。
至于所谓“民意调查”,还是留给那些具有专业资质专门从事民意调查的机构去做,媒体则无须越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