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社会蓝皮书>: 居民收入增长 消费水平提高 |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09-12-21 责任编辑: 栀子花 |
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 社科院发布2010年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 2010年我国将进入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新成长阶段 中国网12月21日讯 2009年12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 “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刻分析了2009年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预测了2010年我 国社会发展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正式对外发布《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社会蓝皮书》指出,从经济复苏、就业恢 复、消费增长、物价稳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来看,我国将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而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的发 展阶段来看,我国开始进入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新成长阶段。所谓新成长阶段,一方面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重新进入8%以上的新一轮增长周期,另一方面意味 着新一轮增长周期的推动力,与过去相比将发生明显变化,将更加依赖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国内消费增长。这个新成长阶段呈现的一些新特征,与过 去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入中期加速的新成长阶段 根据国际经验,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下 降到5%以下,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者比重下降到30%以下,城市化水平超过50%,标志着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型。从我国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这 三大结构来看,都已进入结构转换阶段。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的比重2010年将下降到10%以下,2015年将下降到6%左右;在就业结构 中,农业劳动者的比重2010年将下降到38%以下,2015年将下降到33%左右;在城乡结构中,2010年以城镇常住人口代表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 48%左右,2012年或2013年将超过50%的结构转换临界点,2015年将达到53%左右。这些指标表明,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 中期加速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转换。 社会结构变迁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新成长阶段 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是中国非 均衡发展的一个长期的和突出的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结构转换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新的发展要求。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仅要消除现代工业和传 统农业之间的壁垒,还要逐步消除城乡之间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户籍等社会体制方面的障碍。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将成为我国发展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重 大举措。 人民生活进入大众消费的新成长阶段 2008年我国GDP为300670亿元, 总人口13.28亿人,人均GDP 22640元,按2008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美元兑换6.83元人民币)计算,人均GDP为3313美元;2009年如果GDP增长 8%,人均GDP将达到3500美元左右。按国际惯例,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升级将成为常态。我国2009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 降低到37%和43%左右,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可以说总体上已经达到从小康到宽裕的居民消费阶段。住房和汽车等大额家庭消费开始进入普及阶段,教 育、医疗、通信、旅游、文化等消费支出的比例迅速增加,这些特征都表明,我国总体上已经开始进入大众消费的新成长阶段。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的新成长阶段 我国已经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迅速发展,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4%左右,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国民素质显著提高,我国正从人口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大众教育的新成长阶段已经到来。 社会保障进入构建覆盖全民体系的新成长阶段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扩大覆盖面的工作进 展快速,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干的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城 乡的养老保障体系快速推进,到2020年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为支柱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基本形成,我国已进入社会 保障体系的新成长阶段。 改革从主要是经济改革过渡到全面改革的新成长阶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伴随着经济体制的 改革,其他领域也都进行了改革,但主要的改革路径还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但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要求各方面的体 制继续进行适应这种巨大变迁的改革,改革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全面改革,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要进行涉及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城乡社会建设、社会管 理、事业单位运行、社区、社会组织的社会改革。 此外,蓝皮书还指出,2010年中国经济社 会将继续朝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应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转变发展方式,深化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第二,调整收 入分配结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和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第四,加快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覆盖全民的社会安全网;第 五,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第六,建立适合新时期新阶段的社会运行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七,实施全面的社会改革,加强社 会建设。(参见《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P9~P14) |
2010年<社会蓝皮书>: 居民收入增长 消费水平提高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