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理性交汇融通的力作
——推介王育琨的新著《答案永远在现场》
薛为昶
“孤独、温情,而又深刻的玄想”,这是王巍先生“读育琨文字的感受”。读过育琨以前出版的几本著作,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前些日子,育琨君来宁讲学,在江浙工作的几位同学,应育琨之邀请,在南京小聚。一个晚上,谈及育琨的文字和思想,我们几位都认可王巍先生的评价。
育琨君那宽阔且铮亮的脑袋里面的思维,是以率真、张扬,并且深邃、浑厚的形而上的玄想为主色调,加上他那独特、敏锐、快捷的行为风格,这就使得育琨奉献给读者的东西,总是那么清新,那么前沿,那么深趣,那么怡情。这不,就在今天,育琨君又给我寄来了《答案永远在现场》新作。匆匆领略,即已感慨:这又是一部“流溢着真情实意,寓涵着深厚、追本溯源意蕴”的、并一以贯之以温情、形而上的玄想来“解放企业人心灵”的力作;经细研读,又见不同:这部新作更多脚踏实地的经验分析,更为注重在实践层面上阐释和印证以前的形而上的理念,更为突显育琨他那“本真”的秉性和“情感与理性交汇,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融通”的行文、行为风格。
对《答案永远在现场》,我还是那句话:本人是企业的局外人,再加上才疏学浅,不敢妄加评点。但书稿的中心思想:做企业,“重要的是别那么浮躁,别那么雄心万丈,而是安心于做好一件事、一个人做一件事、坚持做好一件事,由此承当起一刻接一刻地极致精进,充分释放个人和企业的地头力”。就我这个局外人看来,这也是高屋建瓴、振聋发聩,且语重心长的真言忠告。
书稿中,作者从一系列案例的深度解剖中,提出“答案永远在现场”,“地头力”,“建构释放地头力的场”等一系列心智和方法。“我们需要回到客户真实需求点,回到员工的现场开拓力,深耕细作,降本增效,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增强赢利能力。
这时,重要的不是整合多大规模的资源,甚至也不是制定出整体的转型战略,重要的是别那么浮躁,别那么雄心万丈,而是安心于做好每一件事,凝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承当起一刻接一刻地精进,就一定可以开发出生活这个巨大的、生生不息的矿脉。”“当一个人地头力源源不断时,他就可以在天地之间安身立命;当一个企业地头力源源不断时,这个企业就可以积蓄推动世界改变的力量;当一个国家地头力源源不断时,这个国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人类福祉。”“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仅需要一个庞大的默默无闻的企业家群体的崛起,同样需要千千万万富有个性的中国男人释放自己的天性,创立自己的价值。天地之大,他们需要找到自己真心喜欢做的事,全身心投入,把它做好。他们需要在释放自己的地头力的过程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不用赘说,这些浸润着智慧、创造和文化力的名言警句式的辞语,都是育琨他“与企业家经年月久的悟对、对企业史冷静全然的觉察”。这些智慧的见地对于企业和企业人来说,它既是经验性、警醒性的意义,又有可操作、可应用的价值。
“现场有神灵,答案永远在现场”。2009是中国企业、企业人乃至世界企业、企业人应对大危机、大机大用的关键年头。值此时节推出《答案永远在现场》这样一部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意义、既有社会效应又有学术价值的好书,这既是育琨他那诚诚的时代责任感和拳拳的道德心的体现,也是他那博大的个人“地头力”的切切实实地验证。我以为,不仅是企业人,凡正在投身于或是关心、关注中国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人们,读一读此书,必定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