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我不是要反对自由,相反我非常喜欢自由,之所以这样说,是要引起大家对什么是自由的思考,其实这个题目应该叫:放任的自由是一条披着羊皮的狼。
其次我要再次说明的是,无论西方经济学有多少个流派,自由也好,干预也罢,至于新剑桥学派、货币学派、弗赖堡学派、奥地利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学派等等,均与自由和干预有着千丝万缕的派生关系,所有这一切学派,其政策主张必将通过影响市场和生产活动来影响社会的运转,这就是我们统一西方各个流派的基础,也就是说,无论西方有多少个流派,他们最终要通过影响生产和市场来达到他们调节社会运动的目的,而我们就可以利用经济学微分方程,对这种影响加以评估,看到这些影响的利弊,从而看到这个学派的局限与适用性。
我们现在说的自由,几乎是与财富等价,我在前面的连载中已经说过,自由其实是财富的标签,一个人拥有财富就拥有了比别人更大的自由,每个人都想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当你没有钱财,却想要自由的去达成自己的心愿的时候,你发现,其实你并不能如愿所尝,因为对于一个没有钱的人来说,你的一切自由都被钉上了金钱的标签,都被明码标价了,这个时候,你很想要赚取钱财,可是你又会发现,当你看中一个矿山可以开采赚钱的时候,你发现最终是被有钱人占领,甚至你走路的自由也是被限制的,当富人开着豪车狂飙的时候,你还敢自由的在路上行走吗?你于是很郁闷,想要找个地方散散心,你发现美丽公园、秀丽的山川统统被有钱人标价了,最后你的可能选择是:被有钱人奴役,去做个仆人,用你的血汗换取你的生存。看清楚了,我现在是在叙说亚当.斯密主张的结果,如果政府就作为一个守夜人,那么这样的局面就应该是最合理的存在方式了。
当然我现在还必须再次重申:自由是个很好的东西,我们都很喜欢,因此我没有理由去反对,实际上我个人也很渴望,那么就有人会说:看你上面的说法,明明是在反对自由啊,错了,我的本意是反对斯密和哈耶克们的说法,政府如果无视甚至与有钱人合谋,来奴役穷人的话,那么马太效应就会是一个永恒的法则,使得有钱人更有钱,更自由,穷人更穷,那么就会有人要问,是不是就需要实行绝对平均主义,错了,因为自由是激发人们创造的一种原始动力,这一点是必须加以利用来推动社会发展的。我在前面说过,作为政府,最需要做的是确立弱势优先原则,也就是为相对弱势的一方,提供更多的与富人竞争的路径和方法,而不是象斯密说的,仅仅作为一个守夜人,这样,社会的公平与自由才能得到实现。
似乎说的有点偏离主题,其实并没有偏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来看看西方社会的历史,首先我看到了凯恩斯生活的时代,在百度词条:凯恩斯主义里有这样一句话:凯恩斯生活在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到私人垄断过渡的英国。后面有这样几段话:
庞大的失业大军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降低失业率便成为英国朝野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金本位制的恢复,很难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刺激就业,因此从二十年代起,就不断有人提倡以公共工程来减少失业,也就是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就业。但是以新古典学派的理论为基调的“财政部观点”反对用公共工程缓和失业。结果英国经济在20年代的萧条状态一直持续到大危机爆发。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是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与以往的历次危机相比,它有以下新特点:首先是持续时间长达5年,实际上造成了长期萧条的局面;而以往的危机,生产下降的持续时间不过几个月、十几个月,如何解释长期萧条的形成,便成为经济学面临的一大课题。其次,这次危机所造成的生产下降,失业增加,都是以往的危机所难以相比的。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比1920年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在五年时间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总失业人数由一千万增加到三千万,加上半失业共达四千万至五千万人。其中美国失业人数由150万增加到1300多万,失业率接近25%。这次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倒退到1908-1900年的水平,英国甚至倒退到1897年。而以往的经济危机,生产水平通常只倒退一、二年。第三,这场危机不仅仅是一场生产危机,同时也是一场金融危机。它的开端便是纽约股票市场于1929年10月爆发行情暴跌,嗣后不少国家的股票交易宣告破产。美国的股票价格平均下跌了79%。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有许多银行由于猛烈而持续地爆发挤提存款、抢购黄金的风潮而破产倒闭。更为严重的是,在以往的危机中时常采用的旨在摆脱危机的金融货币政策完全失灵。
随着德国经济的崩溃和超通货膨胀的来临以及後来被称为大萧条的全球生产衰退的到来,对金本位,经济自动调整的特性以及以生产带动经济的模式的批评开始浮出水面。数十个不同的学派争奇斗艳。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着一个简单的观点:大萧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三十年代的时候在生产和投资领域有一股投机的风潮——当时的工厂和运输网络远远超出了当时个人的支付能力。对“需求不足”的重视和他创造的允许政府能够调控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形式使当时的众多年轻经济学家接受他的理论和方法。
细细品味这几段话,我们可以立足于自由主义的理论观点结合我们上面的认识,来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推理。在早期的历史上,资本主义通过血腥的掠夺,造就了一批富有的人,这个富有的群体披着自由平等的外衣,来麻痹社会,继续进行他们自由的掠夺,因为没有干预的自由只能是有钱人的自由,平等只能是在金钱面前的平等,这样就造成了社会的不断分化,使得穷人更穷,富人更富,最终的结果是造成了货币的大量沉淀,套用理论来说,就是造成币阻的增大,这种不断增大的币阻,最终超过市场临界节点,将会使得系统的货币振幅和GDP振幅不断的减小,社会发展迅速倒退,显然这是自由经济必然导致的结果,然而当时的经济学家中很多人看到或感受到这个结论,却苦于找不到理论支持,而凯恩斯也只能做个假设,来建立一个新的理论。
当然,还会有人不服气的,他们会说,自由论也可以对此做出解释啊,不错,我注意到还是在这个词条下有这样两段话: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达到充分就业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的不断变动反过来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二是这个系统创造的新的财富可能会被保存起来用于将来消费或者用于投资将来的生产,同样有一个供求机制决定着这个选择。存款的利息率遵循同价格一样的机制,即它是货币的价格。
即使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年份,这一理论仍然把经济的崩溃解释为缺乏有力的刺激生产的机制。所以合适的办法是将劳动的价格降低到维持生存的水平,导致价格下降,从而购买力(就业)就会回升。没有作为工资付出的资金将会转化为投资,也许是在其它的产业。关闭工厂和解雇工人也是必须采取的办法。其它关键的政策措施就是平衡国家预算,或者通过增加税率,或者通过削减财政支出。
这两段话应该是包含了所有反对人的心声,我们再来细细品味这两段话,第一段话包含这样的意思:经济本身包含两个部分,即消费和生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两极分化造成了财富的单向集中,集中的财富用于将来的消费,就意味着货币被沉淀下来。
那么再来看第二段话,“所以合适的办法是将劳动的价格降低到维持生存的水平,导致价格下降,从而购买力(就业)就会回升。关闭工厂和解雇工人也是必须采取的办法。”那么我们想想,整个社会中,有钱的人该消费的都消费了,价格降低他们也不会再有消费欲望,没钱的人如果靠工资来消费,你把工资降到仅仅维持生存的程度,他们拿什么来消费工业产品?购买力上升岂不是睁大眼睛说瞎话?“没有作为工资付出的资金将会转化为投资,也许是在其它的产业。”如果整个社会的水平就维持在大部分个人仅仅够维持生存,那么其它产业也只能是为有钱人制造满足,当所有有钱人满足后,还会回到萧条状态。“关闭工厂和解雇工人也是必须采取的办法。”工人都失业了,难道资本家会拿出钱来供他们消费?“其它关键的政策措施就是平衡国家预算,或者通过增加税率,或者通过削减财政支出。”这些个措施只会加重萧条程度,原本生产因消费而不振,再来平衡预算,消减支出不是更加打击消费?企业没有了消费本来就缺乏生产积极性,增加税收后还有人积极生产?那简直是脑子进水。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自由主义的缺陷在于,它放纵了富人对自然和穷人的掠夺,造成了货币流动的沉淀,最终使得币阻达到和超过临界值,使得萧条和倒退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所以理解自由化是一条披着羊皮的狼这句话仅仅是对历史的批评和总结,当然我们今天侧重于看自由化的缺陷,对于自由化对人的原始创造力的激发,还是不可否认的,这种作用我们会在微观部分加以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