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时寒冰,反思1959年悲剧的同时警醒国人提防粮荒的发生


  近日,读到时寒冰先生《谁知百姓苦》一文,深为感动。

  文中通过时寒冰先生亲历了1959年信阳事件的父母的叙述所谈到的1959年惨绝人寰的信阳事件,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可悲的人为悲剧,是那三年间全国性存在微小地区时间差异的此起彼伏的粮食灾难事件中人祸因素较为突出的一件。

  为什么悲剧事件的直接责任人在1979年被平反昭雪?为什么悲剧事件的直接责任人至今不被追究责任甚而反被赞誉?为什么当年当地的老百姓宁可吃人也不造反?我们需要深刻反思其中的原因。

  只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即与当年事件直接责任人一丘之貉的部分官僚在文革后又重新占据了权力舞台,才能合理的解释这两种情况的发生:一、悲剧事件的直接责任人在1979年被平反昭雪。二、悲剧事件的直接责任人至今不被追究责任甚而反被赞誉。

  从时寒冰先生母亲所讲的话看来,事件完全是发生在毛主席不知情的情况下。而且在毛主席获知实情以后,就派人对此进行了调查。当年毛主席受全国老百姓的深深爱戴和信任,也正是出于对于毛主席的爱戴和信任,当年当地的老百姓宁可吃人也不造反。

  关于信阳事件和类似事件,责任划分的问题非常的重要。不能简单归咎于毛主席,更不能像某些人所作为的一样,将大部分甚或全部责任简单的推给毛主席。

  首先,我们应该在分析直接责任人导致悲剧发生的行为背后之利益驱动力的前提下认识整个事件的发生原因。浮夸风对于地方当权者有没有好处?有。可以提高其政绩,其政治声望,其在上级领导心目中的政治形象。高征购对于地方当权者有没有好处?有。可提高其所实际支配的财政实力,也可依赖这一财政实力提高其政绩或以个人所想当然为正确的方式谋取上级领导信任等的个人私利。而最终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浮夸风和高征购这两个环环相扣的政治手段。地方当权者出于利益驱动而着力推动了浮夸风和高征购。

  被饿死的老百姓,并非因为当地没有粮食而饿死,而是因为粮食都被官僚支配,自己根本吃不到而饿死。此处粮满仓,此处饿死人。还有比这更为惨烈的人间悲剧吗?为了达到一己私利,而将粮食与需要粮食的人们残酷的分离开来,剥夺生产粮食的人们食用粮食的权利,是事件直接责任人最大的罪恶。

  正是党内一些权力投机分子和腐败分子的存在,败坏了党风,破坏了党纪,毁掉了党的光辉形象和群众基础。这样一种党内权力投机分子和腐败分子亡党灭党的作为,在1959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也正是他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信阳事件和其他地区的类似事件。

  事实上,这样一些党内投机分子和腐败分子,不但存在于1959年以前,也存在于1959年以后。这些人贯穿于整个党史之中,有的成为党建教育的反面人物,有的势要将牢底坐穿不做尽做绝坏事不肯罢手,有的捞了点钱逃亡海外,有的已经被揭露被宣判被惩处,有的却仍旧当权管事并为害人民。

  信阳事件的悲剧,似乎就此过去,成为历史,也只是历史而已,似乎永远不可能再次重演。真的是这样吗?

  真的可以完全排除再次发生粮食灾难的可能性吗?

  美帝国低价倾销粮食,应用其险恶的粮食战略通过控制和威胁他国的途径来巩固其国际地位的事实,我们绝不能再视而不见。事实上,我们所面临的真实境况是,在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一国之内的粮食危机随时可能爆发。这绝非危言耸听绝非杞人忧天。

  以当今科技实力和地球农业资源供应能力,养活80亿人口也是绰绰有余。但是,偏偏就有那么些人,那么些政商集团,在当今世界粮价实际受制决定于市场因素的情况下,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在天灾发生粮食减产的情况下,或在虚拟经济经济危机爆发的情况下,利用人们的恐慌情绪和危机心理,抓住投机的大好时机,以多种市场内和市场外的手段操纵把弄,令国际市场粮价暴涨。正是那么些人,那么些政商集团,制造了2008年国际性的粮荒。

  尤其是在面临天灾的情况下,人祸的为害因素所发挥的巨大效用便接踵而至。

  在国际性的粮荒出现的时候,一方面粮食被大量囤积等待价格续涨,或被无数次转手交易着而不能去往真正需要粮食的人们那里,或被大量用于如制造生物能源等非食用目的;一方面各大产粮国纷纷出台粮食出口禁令;另一方面,饥荒中的人们只能陷于绝境在一天天无望的等待中饿死。

  在青壮年农民们外流务工撂荒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在大量耕地被建筑用地占用的情况下,在大量耕地被退耕还林的情况下,在大量路边耕地被种植树木搞绿化的情况下,在因由于计划生育等种种原因使之真实人口数目事实上连官方也不能明了的情况下,在毛主席时代辛苦建设的水利灌溉工程很多都被废弃和人为毁坏的情况下,在人口广泛流动粮食供应一向几乎完全依赖市场供应且于紧急情况下市场供应能力必将骤然失效的情况下,在党内不少腐败分子消极于国内民生积极于甚或谋之于外的个人私利的情况下,涉及十几亿人口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绝非高枕无忧。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我们老祖先的智慧。为什么时寒冰先生的父母至今不愿意放弃务农?我想这是我们这些没有过那种惨痛历史记忆的人们是难以深刻理解到的。

  时寒冰先生因一向耿直为人而获尊敬,但对其于此文中所表露的粮食灾难因由于非普选的制度因素的想法,却不敢苟同。信阳事件作为人祸因素较为突出的一个悲剧,之于信阳当地而言,确实体现了人祸因素作为主要致灾因素的事实,但在当年全国性的灾荒中,之于全国而言,中肯而尊重事实的说,自然灾害才是主要的导致灾难的因素。当年之拒绝美国援助,也是出于原则性的必要坚持。坚持的是什么?绝不投降于资本主义。宁死不投降于资本主义。为什么要坚持?毛主席所真爱着的人民不能放弃一步步迈向理想社会的机会来接受工商业资本集团扶持利用表面上讨好事实上欺骗人民的政治代理人来统治人民的这样一种可耻的统治方式。所以,时寒冰先生偏见于所谓干部权力来源的这样一种思维,不足以反思美国粮食战略及受其影响的属于所有国家的共同的未来,不足以深刻反思历史并正确认识当下的国际形势,在认识上确实存在偏颇和肤浅之处。将粮荒根源归咎于政治体制的人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并不能说明其理论的正确,只能说明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带有自由主义倾向的政治偏见和他们在经济学方面见识肤浅。

  时寒冰先生在文中说到:“父母亲告诉我,农村也实行了合作医疗,但是,上面的好政策到下面变了味:花钱加入合作医疗后,药价暴涨,即使按照规定比例报销后,药价也远远高于过去,也远远高于一般诊所的药价。而诊所看到医院涨价后,也跟着提价……这样,原本惠民的政策,就变成了伤民。”时寒冰先生的父母所言,都是实情。以个人亲身经历感受而言,在医疗费用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并没有在医保政策中享受到实际好处的农民们其实都是被迫参加医保的。且在医保政策实行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的不合理之处,比如去年的时候,我去为我母亲交医保费用,回答是交保期限已过,不能交保。于是去年我母亲也就只好实行自费医疗。可是今年又去参加医保,竟要将去年的医保费用补上,才肯让交今年的医保费用,而且我母亲去年花费的几千元医疗费用也完全不能纳入报销。试想,一个国家在民众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方面都没有能力做到真正惠及于民的情况下,在粮食安全方面,就真的能够做到真正的惠及于民吗?本人持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