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3日的央视《面对面》节目中,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面对记者的采访表示:“我这样的干部级别都不能为自己买一套像样的住房,那更多的人就没有办法买了”。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ouse/20091215/1583246.shtml
就在畸高房价引起民怨沸腾的时候,副部级官员贺铿的此番表白,自然很快引起不少人的共鸣,赢得了一片叫好声。然而,在笔者听来,这样的“坦承”其实更像是一种矫情。
类似的说法让人耳熟能详,某些官员谈及学费、住房负担,老百姓难承受时,往往也会拿自己的工资收入说事,称也觉得负担过重。然而,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尽管身为副部级干部,贺铿虽然凭工资也买不起一套“像样的住房”,但凭藉他的职位、资源或者其他收入,即使房价再高,他的住房也根本不是个问题,总不至于现今还租房住吧,要不,或许住着公房呢?因此,官员拿自己的工资来说房价,本身就没有多大说服力;
贺铿“很刻薄”地批评一些商人、理论家,“还不如一千多年前诗人杜甫的观点。诗人杜甫他把房地产的性质说得非常的清楚,干什么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盖房子给寒士们住的,要让大多数人买得起房子这才是正道。”这听起来的确让人动情,似乎很亲民、忧民。然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有多少官员真的做到了?躺在自己的安乐窝里说着怜悯百姓的话,总难免让人觉得有些口难应心。
官员一矫情,民众更受伤。姑且以小人之心揣度副部级官员买不起房的潜台词:你看,连我这个副部级都买不起房,你们平民百姓买不起就更正常啊,别埋怨了,认命吧!此其一;其二,现在的房价不只是老百姓也买不起呀,我们这么高级别的官员都买不起!这种语境,不仅让老百姓更失望、更伤心,也为房地产商回应穷人普遍买不起房的质疑提供了极好的借口,更容易给政府决策带来误导,忽视真正为住房难所困扰、最需要给予救助的平民群体。
副部级官员说买不起房更像是一种矫情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