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应该称为“网游瘾”
网游瘾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首要诱因
(编者按:在辅导网瘾青少年的过程中,有些孩子认为“网瘾”这个提法不准确,因为他们对网络科技和其它网络文化根本不感兴趣,主要都是玩网络游戏上瘾的,而且他们很多同学和朋友基本上也都是如此,所以应该称为“网游瘾”。听了后,我觉得这些孩子说得有道理,他们不是对网络成瘾,而是对其中含有大量暴力色情、赌博欺诈内毒素的游戏痴迷上瘾。
十多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泛滥,青少年问题日趋恶化,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率明显上升,千百万家庭为此痛苦不堪,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各种媒体和公检法部门公布的数据,以及各地少管所的情况来看,这些光怪陆离、打打杀杀、群魔乱舞的网络游戏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首要诱因。
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下“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很快就会出现数以万计的相关信息。这里,我们把其中的某些报道转载在下面,希望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大家一起来面对并解决这一问题。)
网游内容低俗愈演愈烈 财迷心窍不计社会成本
2009-10-23 来源:通信信息报
国内网游行业似乎只是“看上去很美”。新闻出版总署近期查处了一批低俗网游,其中充斥着暴力、色情、赌博等不健康内容,令人触目惊心。有评论指出,低质量的网游泛滥成灾,暴露了“捞钱至上”的浮躁心态。在高歌猛进的外表下,却有浊流一直在涌动,网络游戏行业到底怎么了?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在作怪。
内容低俗之风愈演愈烈
新闻出版总署近期在专项清理整治中发现:一些境外网游内容大多涉及违法犯罪,如《美国1930》中有大量任务鼓励玩家进行“贩毒”、“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一些国产网游在审批或备案后添加了宣扬暴力、血腥、色情等不健康内容,有的还采用低俗甚至色情挑逗性的广告语言进行游戏宣传推广。如《反恐行动online》角色PK过程中有恐怖血腥画面。
多年来,网游内容存在暴力、色情、赌博等痼疾。据权威调查显示,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有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越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严重的后果。
国产网游不仅给外界留下“女的穿得少,男的到处砍人”的不良印象,也呈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很多从业者以捞快钱为目的,而不顾游戏质量是否过关。据了解,中国游戏市场中的“速成品”泛滥,可以占到游戏总数的90%到95%。
财迷心窍而不计社会成本
十年来,中国网游行业发展迅猛,即便是去年全球饱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依然风光无限,成为全球互联网产业中唯一的亮点。由于网游在中国是一座“大金矿”,平均利润率高达45%,吸引资本纷纷涌入。但是,网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多少伤心的眼泪。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一些网游运营商迷失了自我,为了赚取眼球,在网游产品的宣传中大搞噱头,部分内容直逼玩家的道德底线,有的甚至把政策条文当儿戏。
正是这种迅速牟利的心态,“设计一款游戏,国外听策划的,国内听给钱的”,使国内网游行业陷入了缩短周期、简单模仿、粗制滥造的恶性循环。网游产品虽然不计其数,但是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低俗及暴力的游戏,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导致青少年违法案件频发。
网游虽表面浮华,却在透支高昂的社会成本。在行业形象受损的同时,也为堕落埋下了种子。新闻出版总署近期关闭了45款未经审批的境外网络游戏;查处了26款存在低俗内容的网络游戏;警告了27家网络游戏企业,并勒令其限期整改;还有10家网络游戏企业负责人被诫勉谈话。这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网游业存在的“擅自出生”、“偷梁换柱”等问题。
网游治理应堵疏结合
网游行业内部的“毒素”对道德底线造成冲击,应该对其加以清理。毕竟,我们需要的不是“带血的GDP”,而是健康的网游发展。相关部门在网络游戏市场加大监管力度,叫人拍手称快。专家认为,从网游长远发展来看,立法很关键,不仅仅让它发展,还应该让它规范。而且,应该加大违法的成本。
在规范网游企业行为的同时,也要对网游的健康发展进行引导,做到堵疏结合。要促使这个产业健康发展就要对游戏进行分级,特别是未成年人年龄段的游戏进行分级,这样对于游戏产业的发展和保护未成年人有好处,会使那些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游戏限制不至于形同虚设。
网络游戏毒害5个青少年杀人抢劫
来源:求学网—新闻资源 2009-12-03
11月7日晚上7时,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的王火龙、王火亮两人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就在他们走到离家500米远的社区小市场门前时,5名手持砍刀的小青年突然冲了过来疯狂地猛砍,来不及脱身的两人都倒在了血泊中。其中,王火龙身中6刀,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12月1日上午,公安部门公布了相关案情。警方调查发现,这是一起由网络游戏引发的青少年杀人案。最近几年,类似暴力案件在我省时有发生,让我们不免担心: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
网游纠纷引发街头血案
面对一群才十五六岁的犯罪嫌疑人,记者不敢相信他们竟能用匕首捅死一个同样年轻且身体壮实的少年。
据雷小虎回忆,11月6日下午,肖群(17岁)在永州市冷水滩区河西一网吧上网时,在一款网络游戏的对战过程中与王火龙、王火亮两人发生口角纠纷,并遭到殴打。挨打后,肖群打电话告知了网友雷小虎和罗佳及其他三个同伙,大家很快就商量好如何为肖群“报仇雪恨”。
网吧孩子多染有不良习惯——吸烟、喝酒,10多岁就尝“禁果”频换异性朋友。这些孩子均是过早辍学在家,以泡网吧为乐,往往很多天不回家,或住网吧,或宿网友处。
办案过程中,警方还掌握了一个细节,几名嫌疑人在作案前曾传阅暴力网络小说。“书里宣传暴力,杀人放火后无人追究,杀人细节描绘得十分细腻。”警方表示,未成年人观看这些书后,要想不冲动做犯法的事都很难。
本案涉及到的孩子多染有吸烟、喝酒、泡网吧的不良习惯,对于结交异性朋友很随便,且往往通过网络结识,并频繁更换异性朋友,其中一个孩子十二三岁时就偷尝了“禁果”。
大学生情侣被害案主犯获死刑
2009-12-08 来源: 汉网-武汉晚报
今年4月8日晚10点,今年刚满20岁的滕显贺和三个未成年人小凯、小丰、小豪(均化名,另案处理)预谋后,带着刀子到昌平区华北电力大学校园外的树林内,对在这里谈恋爱的大学生辛某、王某实施抢劫。在滕显贺的指使下,小豪持刀猛刺辛某胸部及上肢数刀,小凯、小丰、小豪3人分别持刀猛刺王某胸部,导致辛某和王某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两人死后,4人抢走现金100余元、两部手机,款、物共价值1320元。抢完东西后,小丰、滕显贺、小凯对女生辛某的尸体进行了奸淫。
在法官宣读判决书的过程中,滕显贺的面部表情始终如刚进法庭时一样。自始至终,他没有向旁听席上的家人看上一眼。但当法官读判处其死刑时,滕显贺的嘴角抽动了几下。
“如果当时知道他们是学生,我也不会抢。”滕显贺庭后接受采访时说,案发前他和3个同案犯一起做保安,平时自己喜欢上网玩网络游戏,光一个月的上网费就要二三百元,每月1200多元的工资根本不够花。
两名被害大学生都是当地“高考状元”
两位被害人都来自东北,一位是黑龙江肇东地区的高考状元,另一位是长春地区的高考状元。他们的家长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大学生太不容易了。
沉迷网络游戏3个未成年人抢劫杀人被捕
2008-05-10 来源: 北京晚报
新华社唐山讯 3个未成年人因沉溺网络游戏抢劫杀人,8日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这一暴力案件再次敲响如何净化网络,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警钟。
4月19日深夜,河北省唐山市丰南黑沿子边防派出所接到报警,黑沿子镇一个村的小卖部发生了杀人案,经营小卖部的郑老汉被杀身亡,其孙子被严重伤害,小卖部被焚毁。
据3名犯罪嫌疑人交代,因沉溺于网络游戏,先小偷小摸自家钱物,后发展到入室盗窃。案发前,他们又想去玩电子游戏,因手头拮据,在抢劫杀人并伤害郑老汉的孙子后,劫走现金600余元,放火焚烧小卖部,欲将现场伪装成自然灾害事故,以逃避警方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