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小卫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相信这句话对国内SP(Service Provider,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产业从业者来说感触颇深。
从“异军突起”到“无限风光”再到成为“过街老鼠”,许多大大小小的SP公司在国内的命运如过山车一般,起伏跌宕。
SP曾期望3G牌照发放是救命稻草,然而多年来3G牌照一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踪影,因此不少SP公司不是过早夭折,就是无奈转型,而转型不成功活下来的也呈苟延残喘之势。
然正如人生绝境时的峰回路转,就在许多公司开始淡化自己的SP身份时,2009年初,3G牌照却突然“落地”,中国电信业的3G时代瞬间拉开了帷幕!
SP概念再次被人们想起了,对于经历过大喜大悲的各类SP公司来说,之前的煎熬能否算是凤凰涅磐呢?这次他们是否能再现移动增值的辉煌?
8年沉浮史
SP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00年底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如今看来,当年此计划显然可以称为中国SP史的“盘古开天”之举。
那时互联网在中国大地风起云涌,电信运营营也在考虑如何将互联网内容搬到手机上,即实现移动互联网,也就是通常说的手机上网(WAP)。不过由于手机上网的速度限制,WAP模式最终没有成功,不过WAP的尝试却在无意中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为互联网网站的内容服务提供了可选择的盈利模式。
由于“移动梦网”参照了日本I-MODE的内容合作和利润分成方法——由内容和服务供应商视各自情况决定是否向订阅用户收取费用,中国移动则代前者在移动话费中收取此部分信息费,并从中提取9%或15%的代收费劳务费。这一措施解决了互联网内容服务商的收费难题。
后面的事众所周知,移动梦网后来给中国互联网以及SP概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也发现了一条新的生财之道。
2001年,专业的SP还未成气候,移动梦网当时成功的表现是短信业务“爆炸性增长”,而就是这短信业务,拯救了危难时的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
这三家公司2000年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由于当时面临互联网泡沫破碎,因此也被称为“流血上市”。上市不到一年,这三家公司随着网络股股价的迅速下滑,惨跌落至1美元左右,随时面临摘牌的危险,盈利模式也受到空前的考验。
值此关键时刻,短信模式突然出现,这成了这三家门户网站的“救命稻草”,为其实现赢利立下汗马功劳。据悉2002 年,以短信为主的非广告业务收入份额,已经分别占到新浪、搜狐、网易总收入的 30%、 40%和 50%,而这些网站也成为当时最早获益的SP。
然而这其实还只是中国SP的序幕,SP的高潮实际上在2004年底2005年初,其表现形式是灵通网、TOM在线、空中网、华友世纪这四家公司以SP的概念身份扎堆在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当时这四家网站创造了中国网络股在海外上市的第二个高潮,而且呈现出清晰的SP概念。
不过许多事都是物极必反,SP概念也不例外。火热的SP概念,当年也吸引了大大小小无以计数的公司加入到SP的行列,有数据显示高峰时SP公司在国内甚至高达到18000家左右,而随着竞争加剧,这个产业也开始变得混乱起来,各SP公司为了盈利不惜采用很多违规手段,如强绑订购关系、诱骗订购、违规群发短信等。SP的名声开始逐渐恶化,投诉日益增多,民怨极大,SP很快就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2006年开始,信产部开始对SP进行整顿,比较引起各界高度关注的政策如“二次确认”、“分级考核”制度的出台,这些政策让SP的日子在随后几年日渐艰难。股价大跌、业绩大幅下滑成为SP上市公司的普遍表现形式。这期中作为国内门户网站之一,而SP业务份额最大以及这块业务收入最高的厂商——TOM在线可算代表性。其在2004年3月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随着行业监管的日趋严格与规范,受运营商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其SP业务的盈利呈现普遍下降趋势,相关业务收入减少。以2006年第4季度为例,总收益为3362万美元,较2005年同期减少28.5%,并较上一季度减少11.1%,是继第3季度后又一次负增长。从图一可以直观看到2006年其收入的下滑趋势明显,而图二则可以看到由于其无限互联网占收入即SP业务占整体收入比较大,因此对整体营收影响巨大,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2007年随后的大调整众所周知,当年9月,无奈分别在香港与纳斯达克选择了“私有化”。
图一
图二
而另三家的日子也开始不好过,灵通网2007年Q1营收为1420万美元,低于2006年同期的2300万美元,同时出现净亏损340万美元。当年11月,灵通网将其51%的股权转让给了印尼MNC(Media Nusantara Citra)整合媒体公司;而华友世纪的巨亏出现在2007年Q3,当季净亏1150万美元,随后华友世纪宣布与光线传媒合并,组建光线华友公司,然此合并最终因两家不合而夭折。空中网在去年也坚持不住了,其截至2008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出现净亏损2157万美元,随后该公司宣布,董事会任命王雷雷为公司CEO兼董事会主席,原CEO兼董事会主席周云帆于2008年10月13日辞职。
明显可以看出2006年后,SP产业逐渐进入到冬季,而2008年则是其最后的煎熬,2009年3G牌照突然发放,SP产业有峰回路转之势,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可惜许多SP公司没有等到这一天的到来。
3G新希望
2008年5月24日,喧嚣数年的电信业重组正式敲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以及财政部当天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公告指出,鼓励中国电信收购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联通与网通合并;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重组完成后,形成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家全业务电信运营商。另外公告指出,改革重组将与发放3G牌照相结合,重组完成后发放三张3G牌照。
2008年年中,全球金融危机突然袭来,中国经济同样受其影响,出于拉动内需的考虑以及中国电信业发展的要求,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很快做出决定,宣布批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增加基于TD-SCDM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增加基于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增加基于WCDMA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至此3G牌照在多年的千呼万唤之下终于出台。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已经有100余个国家地区部署了3G。翻看手机的历史,第一代模拟手机(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俗称大哥大;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式手机(2G)有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据悉2G,3G的数据传输速度有了大幅提升,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易观国际首席分析师符星华1月7日接受本文记者采访时介绍称,3G业务主要包括话音业务低资费替代、接入业务和移动增值业务三个方面。她预计3G对移动增值业务与接入业务将有极大促进。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移动通信研究部主任庾志成研究国外发展的3G实践案例也发现,虽然在3G时代,话音业务依旧占主体,但增值业务收入比重在逐渐上升。如图三所示,很多知名移动运营商的非话音业务收入比重已经超过20%。
图三
有广东联通相关负责人曾在2007年就对外透露,广东联通增值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达到26%,而且增值业务每年还都有5%增长,估计2012年之后,增值业务占中国联通总收入的比例会达到50%。“如果中国3G到来,估计增值业务的收入比例将会达到80%左右。”
业内普遍观点也认为,对电信运营商来说,3G时代,语音收入的增长有限,而3G收入增长的关键点在于增值业务与数据业务,尤其是增值业务。事实上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都在这块加强力度,试图重新布局。
有消息称,中移动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移动梦网二次创业计划”,并以TD增值业务激励为主要内容。事实该计划主要依托中国移动开发者社区,对TD应用开发者进行培训,鼓励合作伙伴开发TD特色应用。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留生对外分析称,通过在增值业务的拓展,中国移动正在力图让整个TD产业链实现闭环,希望用最快的时间解决TD类增值业务匮乏的局面。
中国联通对外透露,其在5月17日,即世界电信日也将开始全面推出3G服务。而北京联通产品创新部总经理王学毅更是透露了中国联通对增值业务的重视,他在2009增值电信业务合作与交易大会上介绍,他工作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增值业务,他表达了中国联通对增值业务的迫切需求,“对合作伙伴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运营商敞开大门,我们海纳百川,更多的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完善自身的服务。”
王学毅具体阐述了对合作伙伴的需求,“在视频、音乐、移动互联网门户,这些3G业务内容中我们是急需合作伙伴合作的,如果合作伙伴有视频、音乐、移动互联网门户内容可以找我们联系。同时面向行业应用的各类合作伙伴也是我们急需的,在合作模式上积极创新,不拘一格,不受业务合作模式的限制,急需吸收具有地方特色的业务模式合作伙伴。”
而中国电信3月12日发布公告称,将CDMA2000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纳入上市公司的经营范围,有观点称,这表明中国电信已下定决心即将开展3G业务。按照规划,中国电信将从本月起部分省市提供3G试商用服务,试商用初期,有可能向部分用户提供免费CDMA2000 EVDO上网卡服务,但有上网时长限制。5月起,中国电信将在全国范围推动3G规模性商用。而在移动增值业务上,中国电信在完成CDMA网络收购后,去年8月末就已经启动了SP合作伙伴的遴选活动。据悉,在其去年8月的增值业务大会上,中国电信向SP出示了移动增值业务文档体系、相关合作协议,同时还将管理模式和分成模式进一步透明化。其中服务合作型是SP所获分成比例最高的项目,合作业务包括WAP、BREW/JAVA、短信、彩信/彩E、手机炒股和OTA(Over the Air,空中下载技术)业务等。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在3G业务上正在进行全面竞争,同时此时的情况又与之前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电信运营格局不同,当下三家电信运营商,都是全业务运营,这给SP公司以及其他电信产业链的相关方在3G业务上提供了与这三家运营商进行平等对话的机会。
事产上从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争夺苹果iPhone终端上也可以看出增值业务的机会。今年2月份以来,苹果iPhone手机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再次成为电信业各方的关注热点,之前其一直与中国移动因分成模式而商谈,而此次苹果公司放弃分成模式,锁定在增值业务之上。苹果提出,与中国移动合作,可以不采用分成模式,但是苹果iPhone上的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需要自己来独立运营。不过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认为,这一要约会对中国移动在国内手机互联网行业中的主导地位造成威胁,因此还是最后给拒绝了。
据悉苹果iPhone上的应用程序商店实际上就是手机的增值服务,投资银行Piper Jaffray发布的报告称,iPhone应用程序商店今年营收最好将达到12.1亿美元,而最差也将达到4.16亿美元。而就在中国移动与苹果谈不拢之时,中国联通开始杀入,希望将苹果iPhone引入自己这一边。
业内普遍认为,从中国移动与苹果的谈判中,则可以看到目前对增值服务的重视。有消息称,中国移动正在在学习苹果的App Store模式,并推出自己的软件商店,并将取名为“Mobile Market”,使所有软件、应用开发者的商品都可以在这个“商店”里出售。
激情涌动
有观点认为,以企业业务开展的角度来看,目前 SP可以分成三大类:一是门户型,即由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等提供的短信服务,其短信服务的内容主要有新闻、游戏、铃声、图片、文字传情等,这些需要不断补充素材的服务是这些门户型 SP的专长。二是专业型,即以SP服务作为主业的公司,如华友世纪、灵通网、空中网等。三是专项型,其代表厂商如腾讯公司,只专注于自己具有垄断优势的 QQ衍生短信服务。
不过无论怎么划分,也无论是否能划到这种分类中,毋庸置疑的是3G给SP们带来了新的召唤,也激发出更多互联网公司介入其中,成为SP。这其中如视频网站。知名视频网站优酷CEO古永锵就认为,3G发牌,预示着手机视频的元年即将到来。他认为,互联网视频已经主流化,视频在手机上的流畅播放,将为视频应用带来另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从亚洲发达国家3G发展来看,以日韩为例,手机视频娱乐占到了整个3G应用超过50%的市场份额。老牌视频网站——56网总裁周娟在3G牌照发放期间接受本文记者采访时曾透露,他们也在密切关注3G牌照发放后手机与互联网视频的结合问题,期望使互联网视频分享网站在3G上找到增值突破,为此他们挖来原搜狐公司副总裁王建军,以寻求视频分享网站革命性的商业模式。
而空降到空中网任CEO的王雷雷表示,为了迎接3G的到来,空中网在今年的经营中将注重三大业务的发展:一是进一步扩大WVAS(无线增值服务)业务的市场份额,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并改善现金流状况;二是加大手机游戏业务的发展力度,使其在公司收益总量中的比重上升到25%;三是通过加大投资的方式壮大KONG.net社区的规模,并引入一些成功的日本模式。
华友世纪CEO王秦岱董事长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更明确表示,3G将会是华友的第二次机会。他认为,中国拥有6亿的手机用户,而伴随着网络铺设,2年内3G用户的数字可能会达到数千万级。对于任何一个SP企业来说,这都是一次机会。
易观国际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月度活跃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总量超过8000万。该公司高级分析师符星华表示,3G的商用,带宽的增加和资费的下降,将有效的快速激发这个市场的进一步潜力。
3G点燃的不仅是SP公司的热情,同样让风险投资商心潮澎湃。据悉在3G牌照发放后不到两个月,诺基亚旗下风险投资部门——“诺基亚成长伙伴”就宣布与空中网达成协议,向空中网投资大约680万美元,购买其5年期可转换优先债。而同期,澳大利亚电信运营商澳洲电讯宣布,将出资3.02亿澳元(约1.9亿美元),获得中国两家SP公司的67%股权。而另一家SP公司北京维旺明在3G发牌前不久,获得了高原资本领投、法国VENTECH基金及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个人跟投的合计1000万美元A轮投资。
不过也有其他风险投资对3G背景下的SP保持谨慎态度,其主要观点在于一是担心传统的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等借用先前的优势构成竞争,另外则是担心运营商变卦,也许当年运营商对SP的严厉监管的阴影至今还让其挥之不去。
无论如何,3G无疑对几乎沉寂下去了SP来说都是一则利好,但无法确定的是,未来哪家SP会成为3G背景下的最大赢家,能否创造如TOM在线,华友世纪、空中网、灵通网当年的辉煌,当然这四家公司中剩下的这三家能否再写辉煌也值得期待。
SP产业8年沉浮史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