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读自己吗


  你会读自己吗?

   说社会是一本书,是有道理的。鲁迅说过:“用自已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古人亦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人是一本书,也是对的。各种人结合起来,才成其为世界。没有人的活动,哪来的社会?说社会是一本书,实质是指作为社会的人是一本书。人并不都是美好的,但是一切都值得认识一下。

   人是一本书,其价值,不以职业高低而定。有的身居高位,这一本书或许缺少较高的品位;有的凡人小辈,却构成了这一本书中有份量的章节。

   人是一本书,其价值,亦不可以年龄而论。有的少年郎,或许已是一本辉煌巨制;有的即使到了耋耋之年,或许还是平庸之作。“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卢梭〕,即是最有心智的人。

   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常是这本书的魅力。

   一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感悟的点滴,常是这本书的色彩。

    人是一本书,其故事有平淡,也有精彩。平淡与精彩,所占的比例因人而异。著名书法家沈鹏认为。不满意的作品一定要扔掉,不要可惜。他还说,一个人写一辈子字,留下的恐怕也只有几幅。人的一生也是这样,风流的篇章不会很多,能经受时间检验的不会很多。

   罗兰说:“人们通过别人看见自已。别人也看见你,人们只有通过反射认识自已。”人是一本书,供别人读,供别人思,以自已的智慧、意志为人所赏析;同时读自已。

    读自已,只有读进去了,读懂了,有了兴趣,才能知道自已的价值,了解人生的底蕴。

    读自已,有的始终不敢正视自已,因而始终不认识自已;有的“一孔之见”,所见得并非完全的学问;有的也就读读而已,不加思索,也就没有深入。有的则把读自已与读别人结合起来,自已经历过艰辛,也就能理解别人的艰辛;自已渴望爱,也渴望别人给一点爱……

    读万卷书易懂,读自已难。这个难,是指自已难以达到理想的境界。读自已,读自已的过去和现在,时时处处事事做点评析,严于解剖自已,多找不足,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会多一些做人的信念与乐趣。

    生活给人太多的美丽,也给人太多的忧伤。读自已,有苦有乐。读进去,也就乐在其中了。

    人是一本书,一章是“事业”,一章是“爱情”,一章是……就这样读下去,学会读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