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成美国银行倒闭潮主因的警示


房地产成美国银行倒闭潮主因的警示

    美国金融监管部门10月30日 宣布关闭加利福尼亚州国民银行等9家银行,创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单日银行倒闭最多记录。至此,全美今年有115家银行倒闭(11月1日 新华网)。

   一天之内9家银行倒闭,被媒体称为美国金融业遭遇“黑色星期五”。115家银行倒闭,是1992年存贷款危机以来最高水平。1992年全美共有120家银行倒闭。但是,据媒体报道,美金融监管机构对外保密的“问题银行”名单数目从今年第一季度305家猛增至第二季度416家。一些经济分析师预计,年底前还将有更多银行倒闭。可能打破1992年倒闭120家的记录。

   虽然115家倒闭银行涉及的总资产和负债不得而知,但是,上周五倒闭的9家银行截至9月总资产为194亿美元,总存款额154亿美元。存款涉及千家万户,具有刚性支付性质,这就迫使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不得不动用数以十亿计美元联邦储蓄保险基金,为商业银行储蓄客户提供保险,已经导致这一基金陷入赤字。

    那么,这些银行纷纷倒闭的原因何在? 美国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房价暴跌和贷款拖欠猛增,是普遍原因。实际上,一句话,大量贷款拖欠不还,形成不良贷款,导致银行倒闭。当然,这里也包括银行投资金融衍生品血本无归等。试想,银行赖以放贷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客户存款或者通过拆借等其他途径融入资金。这些资金一是有偿,二是到期具有刚性归还的性质。如果贷款成为“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来”,形成坏账,那么,拿什么支付客户到期存款和利息呢?最终只要倒闭破产了之。

    我们注意到,今年全美115家银行由于借款者欠贷不还、形成坏账的贷款中,大部分是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贷款。美国房价持续暴跌,房地产开发项目失败大量出现,房地产商拖欠贷款越来越多,即使是那些看上去实力雄厚的开发商,由于许多已建成房产卖不出去,银行也难以收回贷款。联邦储备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9月,全美银行商业房地产放贷总额为1.7万亿美元,占银行总资产大约15%。房地产业不景气,开发商欠贷不还,成为美国众多银行倒闭的主因。

    这就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在住房需求方面,由于大量按揭贷款发放给了收入低的借款者,形成的次级贷款债券最终出现危机,导致雷曼等美国三大投行或者倒闭或者被收购,最终酿成金融危机。另一方面,住房需求出现大问题后,又导致住房供给方—开发商在银行贷款发生坏账,又酿成大量商业银行倒闭。就一个房地产业,如果把控不好,造成的金融风险如此之大,影响如此之深远,对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警示。

   中国这几年房地产盲目发展,住房价格膨胀,泡沫巨大等问题可以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控制,一直没有一次理性调整和挤压泡沫的过程。大量银行贷款进入房地产市场,潜在的金融风险已经非常大。有专家估计我国房地产业贷款包括按揭贷款在内大约为总贷款量的30%,按照去年大约30万亿总贷款量计算,房地产业贷款为9万亿元。其中住房按揭贷款大约占总贷款余额的13%,达到3.9万亿。那么,房地产开发贷款为5万多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55057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5050亿元,占到了16.2%,同比增长17.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7.8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应该比例很大。

    这么大的贷款量,一旦房地产泡沫被刺破,房价暴跌,造成的金融风险将是巨大的,不排除出现个别银行本质上已经倒闭的情况。美国银行倒闭,由于其商业化、市场化救助机制比较健全,存款客户一般遭受不到损失。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大型金融机构接管,比如,这次美国银行就接管了许多倒闭的小银行,二是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给存款客户出血救助。一旦中国由于房地产贷款出现问题而导致银行面临倒闭时,由于我国银行都是比较大型的,其他银行接管难度较大,很可能如果接管,不但救不了而且把接管者也拖垮。唯一出路是如前几次银行的大量坏账一样由国家出资买单。这说到底还是全国人民买单。

   要防止这样一个危险情况:地方政府为了GDP,为了土地财政,纵容房地产泡沫,对离谱畸高房价放任自流,对投机热炒置若罔闻,最后反过来被房地产绑架而骑虎难下。“政府如果来个猛刹车,大家都是千万百万的钱砸进去的,被炒爆掉的人纷纷要去跳河了。” 房价直逼京沪的温州瑞安市房管局领导颇觉为难地说出了当前政府官员的普遍心态。去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开发商曾威胁说:“房地产出问题,银行先死”。眼看着房地产这个大泡沫,大家都不敢去刺破;眼看着住房市场这团火球越滚越大,政府只有用纸包一层又一层。最终纸是保不住火的,可能捅出一个天大金融风险的大漏子。

    美国房地产业导致众多银行倒闭警示我们:对房地产业发展必须加强管理,绝不能任由住房市场的泡沫再吹下去,住房市场这个火球再也不能滚下去了。要利用税收、信贷、房地产交易过户管理等手段,坚决打击投机,坚决限制投资,使住房市场尽快回归理性,使高房价真正有一个调整,挤出泡沫,挤出风险。不但为了百姓能够买起房,而且为了房地产行业和金融业的长治久安。

 

新闻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1/01/content_12367795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