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房企:做大“产业”还是做大“泡沫”?
这篇报道质疑的好!2009年各地“地王”频现,人们从报道中得知大都是国有企业,更是占全国房地产市场份额55%以上,房价飞涨,引发老百姓高度不满。国有房企融资能力强,融资成本低;且多为垄断性行业,可以用垄断行业的暴利弥补房地产行业短期的微利甚至亏损,以快速扩大在房地产行业的份额。最惹人关注的“疯狂”抢地,进一步刺激房价过快上涨,对房地产市场带来较大冲击,开发商疯狂拿地的举动无疑增加了成本,造成新一轮的高房价,最“受苦”的则是广大普通老百姓。国有资本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入房地产市场,一是通过地方政府控股的“城投公司”进入当地的一级土地开发市场;二是凭借资本优势进入土地二级市场;三是收购优质写字楼等持有型商业物业。其中,土地市场是国企争夺最激烈的领域。
原先国资委规定只有16家央企可以进入房地产,其他企业不能进入。但这两年来,央企的部分企业都转进房地产,央企拥有稳固的资金链和强大的开发能力,但有些企业不考虑资产回报率、财务负债率,而只管依靠巨额的银行贷款和股市融资,非理性地拿地,那将对市场造成很大冲击。
赞同有关人士建议,可进一步加强对信贷资金流向的监管,防止资金过量流入房地产市场;尤其要规范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国企的投资行为,严控国企资金非理性进入楼市。此外,还可完善国企投资房地产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严查国企炒楼、炒地行为。
附: 央企房地产公司名单
房地产作为主业的央企
|
业务主体(全资、控股、持股)
|
业务地理范围
|
业务评价
|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
中海地产
|
全国14个城市
|
全国领先的综合房地产企业
|
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鹏利国际
|
沈阳、上海、广州、厦门等
|
全国范围的综合房地产企业,但开发量不大
|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
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
|
珠海、烟台、广州
|
开发量较小,未形成竞争力
|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其他业务分散在下属各局集团有限公司
|
——
|
业务分散,未形成竞争力
|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
保利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长沙、重庆等
|
广州区域市场为主,面向全国市场的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
|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
招商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上海、苏州、漳州
|
领先的综合房地产企业,以南部业务为主
|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
华润置地
万科
|
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合肥
|
全国领先的综合房地产企业
|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其他业务分散在下属中铁各局集团有限公司
|
——
|
业务分散,未形成竞争力
|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
|
中冶新奥
|
北京、南京、武汉
|
业务分散,未形成竞争力
|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环房地产有限公司
|
北京
|
地区性公司
|
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
|
香港中旅置业有限公司
|
上海、广州、深圳
|
领先的旅游房地产企业,以南部业务为主
|
华侨城集团公司
|
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
|
深圳、上海、北京
|
领先的旅游房地产企业,以南部业务为主
|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
上海葛洲坝阳明置业有限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湖北葛洲坝海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上海、宜昌、武汉
|
规模较小,未形成竞争力
|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市南光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
深圳
|
规模较小,未形成竞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