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政府


     我们知道参加比赛的选手像体育比赛、棋类比赛有业余与专业的区别,专业选手相对来说水平要高一个层次。

    就像跑步,谁都会跑,然而要像刘翔一样就不是易事。

  实际,政府也一样。有业余政府与专业政府之别。差别也在于一个水平上。

   难过的是,我们的政府好像是业余级的,而且相当的业余。

  政府是官僚组成的。所以问题稍显复杂。官僚不同于一般人,角色有两层。就像评价一个足球运动员一样。

  第一层为自己,晋升,赚钱谋生。这一点从古至今我民族的官员倒是非常的专业。

  举两个例子。

  冯道一生,历经五朝,三入中书,担任宰相、三公、三师等职位近三十年,前后俸事八姓十帝,终身享受“国家高级领导人待遇”。长年位极人臣,死后更被追封瀛王。“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专业。

  和珅,他的家产一共有多少呢, 11亿两。清朝每年的国库收入7000万两, 15年清朝的国库收入,和珅当权25年不到。

  专业。不得不佩服。

  第二个层面,当政,就是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怎么说都行,一句话,为了国富民强,为了他人。

  这一点实在是让你大跌眼镜。

  我们先来看几个历史久远一点的例子。

  汉武帝,最业余的一件事:罢黜百家。遗祸甚烈。至于他的武功文治我就不说了,天怒人怨。

  宋徽宗赵佶画画很专业,可是搞得家破人亡,受尽凌辱,死无葬身之地,更遭殃的是千万的百姓。

  慈禧太后,厉害吧。一个女人处于弱势地位的时代,却统治中国几十年,结果呢?不用我说。

  再看近一点的例子。

  蒋介石蒋大总统,纵横政坛50年,收服张学良、斗冯玉祥、李宗仁,所向披靡。无人能撼动他的地位,可是,最后把一个大好的江山拱手让与他人,偏安于一小岛。应了那就话,赚的金盆满钵,输得干干净净。苦了谁?

  三十年以前,业余的事实在太多了。

  坚持无神论,反对宗教。

  破四旧。

  打麻雀。

  放卫星。

  上山下乡。

  鼓励生育。

  太多了。最终结果呢?活不下去了。

  再看看近三十年的事。

  改革开放,我们自豪得不得了。

  可是事情要这么看。

  这件事到底有多难?

  就像一个女人生小孩,很正常。可是总有一些女人与男人争吵的时候说,我为你生了孩子。问题是,猪一年还要生好多呢?

     一个小孩,总是要长大的。应该这么说,想要他不长大倒是不容易。

  略举一例,几个农民都能想出的简单、却是很有效的办法,我们想了几十年。

  你说这不叫做业余吗?到家了。

  再就是要看看成本。同样是打井取水,水是取到了,可是到处挖坑,扒房屋,毁森林,荒废了田地,除了水还得吃点别的什么吧。

  取水,用得着这样折腾吗?

  最后就是你能持续多长时间,饮鸩止渴、吃观音土,饥渴倒是暂时解了,可是要死人的。

  金牌夺了不少,问题是体育的精神、意义又得到了多少的贯彻呢?

  这是大的方面。

  再说小的方面。

  改革,我们不知道最该改什么?以为把企业卖掉、搞股市、搞市场、就几条高速公路、修几栋大楼叫改革。

  我来说几点,否则你以为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1.    改变几千年的致命的癌症——权力的失衡与持续的聚集。

  2.    改变法律在整个社会的地位。有人说中国的症结是人治。错大了。社会难道能由猪来治吗?中国也从来不缺乏法律。问题是,我们尊重法律吗?法律能保护我们吗?我们制定的法律又有多少智慧呢?一句话,法律起了多大的作用?法治对立的不是人治,也不是德治,而是利治、意治、愿治。根据个人利益、意愿、愿望治理。

  3.    改变对教育的观念。教育不是按统一口径教化、维持统治、维持稳定、和谐的,而是让我们真的是一个“人”的社会,不是一群猪、一群驴,每天只想吃饱穿暖。人嘛,得有点更高的境界。否则,做人这么难,何必选择做人呢?其次,就是产生智慧。而前提就是自由。

  其他的读者自己去想。

  开放,我们开放国土、国门、主权、市场,实际这些是最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开放我们的思想、观念、文化、视野,看看人家怎么想的,怎么解决问题的,人家家里发生了什么?可是,我们开放了吗?

  我们知道的是人家家里火灾了、地震了、杀人了、叛乱了、失业了等等。搞得我们认为他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有拯救他们的冲动。

  教育,搞得一塌糊涂吧。

  一边开安全会议,一边煤矿爆炸;一边正在援救,另一边又爆炸了。

  环境,快不适合人居住了吧。

  文学,一片荒芜,举目疮痍吧。

  房价,干预一次,涨一次。

  股市,成了大赌场吧,与经济似乎没有了关系。

  加油得连夜排队。

  看看各大产业,被外资控制的程度怎样?

  内需老是萎靡不振吧,都十几年了。

  足球,看玩成什么样了?

  腐败年年抓,大力抓,好点了吗?

  太多了,都是业余惹的祸。

  为什么这么业余呢?这个问题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不过也就那么回事。逻辑还是简单。

  一方面,因为第一层次的专业造成了第二层次的业余。

  人嘛,总是能力有限的。怎么可能既是专业足球手,又是专业乒乓球手呢?

  很多业余的人的环境会阻碍专业选手的成长的。所以我们要到NBA去。

  举两个例子。

  海瑞,想要在专业方向有所作为,结果呢?

  最近,有一个教育局长自杀了,看看,只是想专业一点,就碰到如此结果。

  专业选手怎么长出来呢?

  另一方面,业余的人只能干业余的事,干不出专业的事。

  刘翔跑步,专业;叫他画画、读书、唱歌可能就业余了。邓亚萍毕竟是凤毛麟角。

  管理社会、国家,社会学科的东西,可是却是许多搞工程、学理科的人在搞,能行吗?

  他们只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有人推荐了几本书《尚书》、《道德情操论》、《沉思录》,明显业余。自己还不知道。

  法律,很复杂深奥、难以驾驭的东西,看看我们的法官的履历,问题是,他懂法律吗?律师,就更不用说了,正如有一句话,中国人什么人都能当老板,同样好像什么人都能当律师,很多律师成了,说得好听一点是“掮客”,说得不好听一点是“拉皮条”的。

  教育,教育家的专业,可是呢,都是官僚在搞。看看人家怎么说:红色中国没有一所真正的大学”。至于大师、诺贝尔奖,做做梦吧。

  搞经济,经济学家的专业。丁学良老先生的话真的是一针见血“中国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国内有的著名经济学家连在国际上最好的50个经济系里当研究生的资格都不够”。

  他们说了太多的外行话,问题是,外行人往往对这些话很有同感,于是照着办,结果呢,看得到。

  90中期,到处搞开发区,市场换技术。

  90年代末,大学并轨、扩招。

  接下来,高校合并、股市左改右改。

  最近呢,搞振兴计划,鼓励创业、新劳动法、降碳排量、产业升级、重组小煤窑、免费医疗试点、家电下乡。

  都是业余的人才干出这样的事。

  跟科斯、威廉姆森两位老先生聊天,我问教出这样的学生,心痛吗?两位老先生不做声,端起咖啡来喝。刚好克鲁格曼进来了,一听就来火了,高声的说:“他们竟然还批评我,教育我”。我哈哈大笑,:“我早叫你不要去,你不听,那钱不是好赚的,你算好的了,曾经发生过屁都不懂得小学生跳上讲台打老师的”。克鲁格曼这才平静下来,一起喝咖啡。

  同道中人,所以多说几句。

  不是经济学家,就不应该高高在上、指指点点,一副大师的模样。你只是一个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应该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把真实的情况搞清楚。

  看看郎咸平,简单的收集了一点数据,整出多大的事。不过现在的郎教授也开始堕落了。开始干业余的事了。

     看看《蚁族》写得多好。

  看看“经济学家”手中的数据,结论,真的是啼笑皆非。国民有钱了,都存银行,不肯消费;学费太低了。什么叫小康,小康概念要拥有两套房,应该鼓励中国人购买两套房,在家住一套,出去休假时住另一套。很多人失业不是坏事。房价长期来看是肯定上涨的。

  都是经典名言吧。

  经常听到许多著名的人物、重要的人物的重要讲话、发言,我是当做赵本山老先生的小品来听的。

  问题是,有些人还讲出国门了。在国内晃荡还可以,别出门丢脸了。

  你不是爱国吗,那就请你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