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将纳入国家战略


    电动汽车将纳入国家战略

       目前,有关部门正酝酿推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将成为国家四万亿投资规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之后的又一项振兴经济的重大举措。该人士表示,目前该振兴规划正在起草中,预计最快将在2009年底或2010年初出台。据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

  而这七大产业的最终入选,其科学依据有三条:一是产品要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与此相应的是,由于被优先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酝酿已久的《新能源振兴规划》将并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同期出台,该规划中,对于各项新能源发展的规划都有了相当规模的调高。

   而为了在规划出台之前进一步理顺新能源市场,国家能源局目前正在制定针对风电和太阳能上网的一项《行业指导意见》。据了解,该指导意见将涉及上网电价和并网机制的问题。

  专家介绍,在我国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电池制造、整车技术、配套设施以及电动机四个技术领域。目前除了电动机的自主研发技术进展较快外,其他技术尚不成熟,尤其是包括电动汽车充电的加油站在内的配套设施建设。这些技术问题不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与此同时,在日前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将清洁汽车的发展方向锁定电动汽车,《联合声明》称,双方欢迎启动中美电动汽车倡议,使两国在未来数年有几百万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两国政府宣布在十几个城市开展联合示范项目,并努力开发共同的技术标准以推动此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政策主导 企业对电动汽车热情不减

    在我国今年出台的多个政策中,对发展电动汽车的导向越来越明确。

    在2009年3月20日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在2009年2月6日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决定,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以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对推广使用单位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在此后的3年内,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

    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类似政策,鼓励当地企业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如河南省近期出台了《电动汽车十项计划》,重庆市则率先出台了鼓励个人领域消费的相关政策。

    在上述政策导向下,相关企业更是干劲十足,纷纷把电动汽车的研发作为企业战略规划的重中之重。连“冰柜大王”澳柯玛也抵挡不住诱惑,宣布进入全国电动汽车市场。 
 
 
 
    发展电动汽车亟待扫清三大障碍

    一直以来,电池的一次充电续航里程、充电时间、使用寿命等被认为是阻碍电动汽车商业化的最大瓶颈。但目前很多业内专家都认为,我国研制的磷酸铁锂电池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但充电站的布网建设,却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瓶颈。

    一、基础设施是最大瓶颈

    由于受充电站的限制,目前我国示范运行的电动汽车只能在规定的线路上运行。而没有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尤其是充电站,即使电动汽车的技术再先进也等于“零”。“如果电动汽车充电站也像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加油站一样多,中国一定是电动汽车的天下。”“电池大王”王传福也认为充电站不能普及,是电动汽车产业化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电池技术问题仍是障碍

    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使用的主要是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目前电动轿车一套铅酸电池售价大概七八千元,电动轿车行驶3万公里的使用成本与普通燃油轿车相差无几。尽管采用铅酸电池比汽油机驱动有一定价格优势,但是由于它太过笨重,充电时间又长,因此只被广泛用于车速小于50km/h的各种场地车、高尔夫球车、垃圾车以及送报车上。

    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相比铅酸电池有着循环寿命长、续驶里程长的优点,但是其同样面临价格高和技术不成熟的问题。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纯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与成本问题仍然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

    三、废旧电池回收成本高

    废旧电池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已经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电池消费量不断的迅速增加,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处理问题成为突出的问题。尽管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回收废旧电池,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效果仍很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