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需内外兼修


                                                民营经济发展需内外兼修

                                    ——访中国民营经济服务网CEO  陈兵力

  陈兵力:我想强调的是,无论在哪个地区、哪个行业,民营企业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诚信为本”始终是要放到第一位,只有诚信为本,才可能做好事,做大事,做成事!

  价值中国:您所经营的“中国民营经济网”的定位是为民营企业服务。在与众多民营企业交流接触后,您觉得现在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突出的问题或困难?

  陈兵力
:中国民营企业的的困难有两方面。

  一个是自身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民营企业家,他们为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一部分、为数并不在少数的中小企业的企业主,因为自身的文化水平、综合修养、特别是诚信素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甚至存在很大的问题,在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管理水平等各方面都因此受到各种限制,眼光也不够长远。这些都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从业的企业主,他们大部分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自身的修养、水平,以及诚信和遵纪守法的意识都很差。在企业发展多年后,要进一步向前走的时候,受他们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所限,企业很难再一步扩张,发展。

  比如最近的“重庆打黑”中暴露,有很多都是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企业主。他们在过去那个特定的时期,积累了一定的资本金,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恶性膨胀,最后成为地方的黑恶势力。所以,最近有一个民营企业家—陈光标提出来:“民营企业家也要学习科学发展观”,这点我非常赞同!这也是对民企企业家的教育、扶植和发展,是一种比较有前瞻性的见解。

  在九十年代以后从业的业主,他们的素质相对好一些。这也与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有很大关系,他们主要从事的是高新技术行业,以及与教育、服务有关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从业门槛相对过去要高一些,对从业者,特别是经营者的要求也要高很多。

  中国民营企业另外一方面的困难是:虽然中央对民营企业有很多的扶植政策,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但是政策落实到地方就有了很大的出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的利益,甚至是一些官员的个人利益,在政策执行时打了很大折扣,只对其利益相关的企业有很大的扶植,相对就对其他企业形成了一种挤压。所以,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哪里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好,哪里的地方政府就开明---这是一个硬指标!比如江浙一带,全是小政府大市场,民营企业搞的风风火火。

  

  价值中国:如您上述所说,一些民营企业受经营者自身素质和能力所限,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那他们现在是否有这样的意识:通过各种专家或专业机构来完善自身的不足,借助外力来发展企业呢?

  陈兵力
:一些企业规模比较大的经营者,相对来说还好一些。但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尤其是九十年代之前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他们骨子里的一些东西是不好改变的。尤其是不讲诚信的问题很严重。这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学习的过程。

  另外,他们有一种很自大的情绪,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他们更多的认为,自己可以花钱买一个专家,但没有更多的从心里的尊重和重视。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没有更多的重视。还有很多的农民意识、“土皇帝”意识,这都是制约发展的因素。

  

  价值中国:您刚才说到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困难是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不到位。那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是更深入细化一些可操作的细节?还是增强监管?或是其他方法?

  陈兵力
:仅仅细化操作手则,作用是不大的。《非公经济三十六条》出台后,也没有见到多大的效果。

  要解决政令不通,更多的是问题在机制改革。我们政府原来的一批人都是搞计划经济过来的,而我们现在是多种体制并存,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但我们很多政府官员的意识还没有跟上这个形势。更多的是一种官本位,靠救济来体现政府业绩。

  现在深圳就有了另一项新的任务:做体制方面的大胆创新,创造出符合现今中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格局。这些创新都需要人去做,去做的这些人首先就要有一种全新的市场经济意识,才可能有新的突破。深圳是一个试点,国家希望通过成功试点的引导,再推而广之,促进全国的体制改革。党中央、国务院的确是用心良苦,可惜的是很多地方的官员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离党中央的要求和想象差距实在太大。

  

  价值中国:您身为中国民营经济服务网CEO和企业的董事长,在发展自身业务时,有没有感受到民营资本在现今发展的各种制约?以及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陈兵力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之一。政府虽然下达了多项扶植和鼓励的政策,但成效一直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是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银行体系,都是商业化经营,自主盈亏,有自己的风险体系。民营企业如果没有可担保抵押的资本,获取贷款是十分困难的。同样,商业银行给民营企业贷款的风险也很大。如前面所说,民营企业自身的信用确实有很多问题。如果有一家以国家意志为主题的、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主体的银行或融资平台,可能效果会好很多,但这也一定要以民营企业信誉体系的建立,及一个有效的、专门针对中小企业风险特点的管理机制的建立为基础。

  

  价值中国:面对当下的并不尽如人意的金融环境,民营资本该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

  陈兵力
:在一段时期内,要民营资本有一个健康的、快速的、跳跃式的发展,可能目前这样的提法还不成熟。

  一方面是国际的大背景—金融危机的影响;另外一方面,我们国家现在也正处于转型期,宏观调控的整体影响。民营经济更多的应该是首先保生存,以后再谋发展。可能这样的提法更客观一些。

  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还在于体制的改革。政府也在积极进行试点,给很多地方一些先行先试的政策,看各地能否发展出一套合理的、可以以点带面的改革体制,以一种不折腾的,“中药调理”的方法进行改革。

  

  价值中国:近段时间,国家为遏制产能过剩,在很多垄断行业进行了兼并重组。许多民营企业都受到了影响,比如前段时间的“日照钢铁并购”。您认为这种“国进民退”的趋势会越演越烈吗?回顾过去,“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是一个交替出现的现象,那么未来是否也会如此?

  陈兵力
:从国家利益考虑,很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是不适合民营企业进入的。

  首先,如前面所提,受民企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的影响,很多民营企业进入一些垄断行业是依靠垄断上下游资源,扰乱市场,以此来获取利益的。如前段时间铁矿石谈判,就是因为一些中小钢铁厂的单方面提价,影响到整个谈判进程;还有的出卖情报为自身利益不惜当“汉奸”;还有重庆打黑中暴露,一些公交线路为某些私营企业垄断,造成了许多混乱的现象;以及山西煤老板,他们的黯然退出,也是因为自身经营的问题。

  如果一批这样的坏人进入了影响国计民生的行业,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随时可以停你的电,停你的水,停你的通讯,那还得了!所以,民营企业进入部分垄断行业,还是要有一个甄捌机制。其实,大多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综合能力是不够的,无论是资金还是人才。但是,优质的民营企业进入各种行业这是市场经济的使然,挡也挡不住。

  

  价值中国:政府也出台过一些政策,鼓励非公经济进入垄断行业。那如您前面所说,民营经济不适合进入垄断行业,政府出台的这些政策又是何意呢?在这件事上,政府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陈兵力
:政府应该是一个监管者,在准入门槛上有一定的限制,对一些没有诚信的、经营不够规范的企业,应该剔除在外。

  说到底,还是一个机制问题。有一套良好的准入机制,减少人为因素。

  

  价值中国:您认为在哪些行业或哪些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更大?

  陈兵力
:民营企业在选择行业的时候,应该量力而行。依据自身的实力,选择要进入的行业。在一些投资规模不需太大,对企业主的自身素质要求并不是太高的一些行业,比如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加工制造业等,民营企业还有有很多可发展的空间的。

  对于地区,我建议有实力有胆量的企业家,将眼光放到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和二线城市及农村。我认为现在比较好的突破口在西部,再具体一点就是新疆、内蒙、宁夏等。我曾多次到新疆伊宁考察,那边的投资环境非常好,口岸商品市场需求也非常大,而且是上海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全面经济合作的节点地区,是我国通向中亚五国的桥头堡,那里真是大有可为。有诚信、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去发展,在生产、贸易、物流等许多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优势空间。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无论在哪个地区、哪个行业,民营企业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诚信为本”始终是要放到第一位,只有诚信为本,才可能做好事,做大事,做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