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与市场水火不容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底应该选择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这是一个曾经争论得异常激烈、也争论了很多年的问题,现在应该说从理论、认识和实践上基本形成一边倒的局面,没有谁再去指责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也不会有人再去辩说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了。从目前运行的表面情况来看,市场为我们创造了奇迹,送来了过去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一大笔财富,使我们的GDP用短短十来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超英”的目标,“赶美”也指日可待了。

    那么,是不是关于计划和市场的争论就有了最终结果,市场战胜了计划,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形态了呢?计划和市场是不是就是对立、水火不相容的呢?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它们的运行到底有什么客观规律呢?

    作为经济学的门外汉,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计划与市场的问题。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运行的手段和模式之一,它们之间应该是包容互补、伴生共进的,可以说是唇齿相依、鱼水关系,计划要根据市场来制定,市场也必需通过计划来运行,绝对的计划和纯粹的市场都是不存在的,绝对的计划必然是僵死、教条的,缺乏变化和灵活性,必然被瞬息万变的社会抛弃;纯粹的市场则是脱缰野马、无锚巨轮,是盲目、浮躁的,在社会经济的万里平川和大风大浪中四处游荡,稍不注意就会坠入悬崖或葬身海底。

    从宏观来说,不论东西中外,不管哪国政府,也不分国家性质,对本国的社会经济运行都会制定工作方案、项目计划、国家规划和施政纲领,这些都属于社会经济运行中的计划部分;而不论哪国,即使是过去我们的计划经济时代和现在的朝鲜、古巴,市场的基础要素也在发挥作用,如影响和决定供需关系、价格变化、成交数量、资源配置和商品流向等等。因此,经济运行必然是两种机制同时作用的结果,而单凭任何一种机制都是无法推动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的。

    从微观来说,不论在哪种体制下,不管什么行业,也不分古代现在,大到集团公司、小到家庭作坊,它们的生产经营和产品营销都要有自己的目标、方向、方法和进度安排,这就是生产经营计划;而这些计划要根据社会需求、自身实力、劳力产能、材料供应、销售状况等市场状况来制定,还应及时进行调整、完善。这也同样是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在同时作用,才能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争论计划与市场谁是谁非、孰优孰劣,我们应该以务实求真、科学严谨的态度,查找、分析两种机制形成的结构要素和根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它们对经济运行的作用规律,并对两种机制加以完善和利用,使之为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