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五峰奇胜


 古往今来,无数佛家信徒和四方游客,结伴登攀五台山,以领略五台山秀美风光为快事,他们历其境,观其景,生其情,无不感慨万状,依依不舍离去。谁不称五峰巍然,谁不称五峰奇胜。
 
    第二天我们先去了五爷庙,这是昨天就决定的,因为导游说这里乞求升官非常灵验,而且要在早上,我的两位同事兴致很大。一大早来到这里,果然香火非常旺盛,庙门外早已站满了各处来的信男信女,手拿大把大把的香烛在庙外的广场上羁诚地祭拜。走进庙门却是一个不大的院落,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坐北向南的建筑,这便便是大名鼎鼎的五龙王殿,也称五爷庙,五爷庙对面是一座戏台, 传说是专门给五位龙王爷唱戏用的,院的东面则一座文殊殿。我的两位同事也手持香烛,从庙外到庙内祀拜了一番,而我却对这些活动一概不信也不参与。 
 
    五爷庙出来,我们在庙前的广场上以大白塔为背景请人给我们三人照了几张合影,使坐上车走上了从北路离开五台山的路。顺着九曲十八拐的山路上行,在路的最高处有处新建的山门,山门两侧各有一条路,左侧是通往北台的路,右侧是通往东台的路。看看东台就在不远处,于是我们一致决定到东台去。开着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土路往上走了十多分钟,便到了东台顶。都说东台看日出,这时虽然已是半上午,但云海上面的阳光仍然漂亮壮观。台顶的寺庙虽不大,庙门口的一对石筛子却光彩照人,台顶上的菩萨睡佛像在阳光的照耀下衬托的非常美丽。 
 
    东台顶下来,我们沿着向北的路下行,从繁峙县再到达了代县,这也是我们这次出行的第二个目的地。因为代县曾是北宋时期杨家将长期活动和战斗的地区,杨家一门忠烈的故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耳濡目染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能有机会到杨家将的故里去寻找一些记忆是我多年的愿望。 
 
    一路走一路问,只见前面公路边有一大牌楼,上书天波杨府四个大字,下车问路边的行人,原来这就是杨家故里——鹿蹄涧村。顺着牌楼下的这条路前行不到两里地,就到了鹿蹄涧村内。据村人说,此村因杨业十三世孙杨友与其弟狩猎射中一只梅花鹿鹿蹄,鹿带箭逃至此失踪,杨氏兄弟急挖地三尺发现一块梅花鹿状怪石,故得名为“鹿蹄涧”。后杨继业十六世孙奉旨在此建杨令公祠(又名杨忠武祠),祠坐南朝北,建在村的东北角上。按照村人的指点,我们边走边问来到了杨令公祠,祠门外两侧各有一座牌楼,祠门对面是一座祭台,上书“颂德楼”三字。顺着门前的二十多阶台阶上去,就是祠的大门,上有“忠武祠”三个大字。进入祠内,即见一个大殿,内有杨继业、佘太君及杨令公八子的塑像,无不气宇轩昂,姿容伟俊,杨家一代忠良让人那肃然起敬。在正殿的两侧,还各有厢房,内有杨家将的事迹陈列介绍。 
 
    出了 鹿蹄涧村,我们前行到达了代县城。这里即为古代州的所在地, 是过去与外族作战的最前沿,至今城内还保留着边靖楼等众多的古代建筑,但由于时间较紧,我们又急于寻找下一个更令人向往的景点——雁门关,于是仅在代县城边的一个小饭店匆匆吃了点饭,就又继续踏上了行程。 

更多资料:http://www.wutaishan.me/cmspath}/wutaishanyouji/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