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随公司全体高官们一道前往日本,开始了八天的东瀛之旅。我们相继走访并考察了那里的同志社大学、京都大学、奈良产业大学,以及一些中小学和当地的培训机构。虽然时间并不算长,对日本的了解也远够不上深刻,但却并不影响日本文化给我带来的启发。
启发一:模仿中求创新,需要的是务实且谦虚的行事态度。
日本被德国人称作“神偷”,因为日本的现代文明多是泊来品,并非出自本国文化,但总能在“拿来主义”后超越原创的高度。这种“神偷模式”正是主流的成功商业模式,至少是在中国当下发展阶段,这种模式的商业成功率更大、更快。
启发二:想把企业做大做好,需要的是速度和质量的博弈
把一口井挖十米,比挖十口井但是每口只挖一米成功的几率更大。当然深度与广度都是需要的,先是要广度,再来做深度。因为做“面”就等同于“取势”,而做“点”就等同于“优术”,只有二者兼备,二者都做好,企业的根在业内才能扎的深,扩张速度才能更快。
启发三:规范的穿着会提升职员的职业素养。
导游在途中向大家介绍道,在日本,职员上班都是要穿西装的,无论春夏秋冬。日本男士一年至少需要准备8套西装(春夏秋冬各两套),而女士要穿公司发的制服。当然清一色的西服在视觉上会显得有些死板和单调,但再想想又不乏好处,比如会令每位员工显得更为专业和职业化,不仅避免了在穿着上导致的品味差距,有省去了在穿着上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启发四:服务营销+产品营销=成功营销
所有的机场都可以免税,但是在日本的机场,大家的购物热情似乎格外高涨。因为机场商店的售货员大多都会说中文,这为介绍和销售商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再加上细致入微的服务理念和优质的商品,自然会带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见日本人从产品到服务的所追求的精益求精,是征服消费者的最重要原因。而作为商家来说,不仅靠这样的营销手段“收买”了顾客的心,更大大节省了营销成本。
启发五:和谐的社会,需要人们各尽其职,各守其责。
在人口稠密的日本下班高峰时遇到堵车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我没有看到任何一辆汽车并道,也没有听到一个不耐烦的喇叭声,所有的人就像是蚂蚁帝国中的蚂蚁——大家都很明白自己需要遵守的秩序和需要尽到的职责。虽然不懂日语,但是从他们的语言、肢体表达中,我感受到了日本人的认真、敬业、忠诚、自律,这些都令我感触颇深。
启发六:“认真精神”应该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里。
在离开宾馆的时候,某个同事在结款时对电话费有质疑。但为了节省大家时间,最后决定不较真儿,把钱都付了。但是日本人不干,非要一查到底,为此一路上打了七八个电话,直到调查清楚了为止——日本人视信誉为企业生存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