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认识


 

 

 

勇敢的认识

 

 

喻建国

 

 

 

勇敢是人格中的一个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是良性的。勇敢作为个体行为的一种操持状态,它所表现的行为特征是:敢闯敢干、一往无前、无所畏惧、大气凛然并且远离忧愁、无牵无虑、心平气静、坦荡舒畅。无畏无忧常常是相伴而生的,真正的无畏必无忧郁。忧心忡忡,何来勇敢,勇敢是无忧之举。

在加拿大有一首短诗颇为流行,它生动地说明了勇敢的重要性:“God  grant  me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如果把它翻译一下,诗曰:“上帝告诫我,怯懦只能一切都接受,自己来不得半点改变,勇敢可以改变一切,我能干。哲理剖析了这两者的不同。”成功源于自我敢于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没有勇敢,自我只能接受现实的安排,只有勇敢才能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开路。

    不过细加分析,世上成事除主动成事之外,还有被动成事,被动成事常为不期然而至,不一定包含自我奋斗,也许同样不需要什么勇敢,在成事中它也包含了很大一部分内容,只是常不含自我意愿。主动成事基本上含自我意愿。在主动成事过程中,常常必定包含勇敢,一般地说,如果缺失勇敢,主动成事的可能就会消失。为了含自我意愿的主动成事常常成为生活中的内容,一定要善于操持勇敢。在现实面前何必怯懦,怕事必不能案子我的意愿成事,勇敢面对,一往无前,胜利必将常常伴随。

勇敢可以在自我的日常动态中进行培育,每天选一两件事,在处事之前先认定自我意愿,而后鼓足勇气,确定一往无前的举措,一经介入,就浑身是胆,力排万难,大气凛然地,长驱直入。日久,勇敢的人格会十分鲜明地树立起来。

   与勇敢相伴而生的无忧实乃人生的一大幸事,怕这怕那实在是十分可怜的,也是十分愚蠢的,怕这怕那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成事从来不会依赖于怕这怕那,怕这怕那只会妨碍成事;怕这怕那还严重影响着个体生活的质量,使生活阴沉灰暗,忐忑左右,终日食不甘味,夜无酣眠。何必让“忧”来折磨自己,驱除“忧”,消灭“忧”。无忧自然乐,无忧自然成。个体只有拥有勇敢才会无忧。勇敢的人,大无畏的人,说到底是不怕死的人,若是连死都不怕,还有甚么世事可怕。忧源于怕,不怕了也就无忧了;忧起源于怕,怕这怕那,忧自此生,将忧之源消除了,忧自然就不存在了。

操持勇敢的心态当为利他、预期、善动和求谐。利他为大无畏奠定了最为厚实的基础,当个体把自己完全融入了大他的利益,个体就会产生最大的勇气,小我的一切都不在话下,什么牵挂都没有,自然一往无前;对未来有恰切的期望,决不奢望,把所有最坏的最糟的未来都摆进对未来的适度的焦虑中,那么还会有什么可以让自己忧愁的;善动的动力就是勇敢,善动之所以能动,必为勇敢支撑;谐乃大他最高尚和最完美的目标,求谐就是为实现大他的最大的需要而努力的过程,求谐的过程中有大无畏紧紧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