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姓名:曹操
生卒年:公元155~220年
性别:男
职务:汉朝宰相
庙号:魏武帝
人格及心理特质分析
曹操的个性非常复杂,他奸诈自私、冷酷多疑,但又雄才大略、胸怀宽广。在曹操的身上,几乎集中了封建统治者所具有的性格特点:刚愎自用而又善于权变;暴虐刻薄而又坦诚真挚。他可以不计前嫌,重用有杀子之仇的张绣,将反复无常的张鲁一家封为列侯;但又睚眦必报,如戕害与他有矛盾或言语上得罪于他的边让、袁忠、孔融等;杀人时残忍无比,事后又心有不忍:他将杨修杀了,又带着重礼去探望其父杨彪,他逼死荀彧、荀攸,又下令褒奖他们、厚待他们的后人。他的这种行事作风,有的人认为是出于大局和政治需要的考虑,有的人则认为是其与生俱来的性格使然。然而,正是由于这些,才使曹操的形象具有极其鲜明的、不可替代的艺术独立性,形成他活生生的复杂的性格组合基调:奸而能、真而伪、宽而猛!性格的两个侧面互相渗透各有特征,使我们不禁被曹操这复杂的、模糊的人性特征所吸引。
咎由自取,许褚不杀许攸,曹操也不会放过他的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动荡时代,魏、蜀、吴三家为争夺天下,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搏斗。公元210年,袁绍七十万大军与曹操七万人马对峙官渡。两个月后,曹操军力渐乏,粮食不足,陷入进退不能的困境。正当曹操为战事不顺长吁短叹、蹙额皱眉的时候,袁绍的谋士许攸半夜三更忽然拜访,曹操一听就是好事,激动得浑身哆嗦,连衣服、鞋子都没穿好,光着脚丫子就跑出去迎接。远远望见许攸,高兴地抚掌大笑,然后像多年未见面的老朋友一样,携手共入。进来后,曹操一躬到地,先行礼再说,把许攸感动得差点闭过气去,半天才缓过来。想起袁绍龇牙咧嘴、面目狰狞的谩骂,许攸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强摁着驿动的心、压抑着发痒的嗓子,咬牙切齿地在曹操耳边嘀咕着火烧袁军粮草之计。他认为,只有火烧袁军粮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曹操打心眼瞧不起有二百五素质的许攸,但他对任何文化人都礼貌有加,想不到许攸还有这计策,就依计而行,果然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为统一北方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官渡之战胜利后,曾经“失态相迎”许攸的曹操倒不怎么激动,许攸却激动得受不了,他对自己的功绩非常满意。小人得志难免失态,更何况许攸本身就有些二百五素质,立下战功后,他居功自傲,连曹操都不放在眼里。当曹操带兵进入冀州的时候,许攸激动得连嗓音都变了,他欢喜雀跃、兴高采烈,为自己激动,为自己欢呼。只见他纵马来到曹操身旁,用鞭指着城门,大声问道:“曹阿瞒,没有我,你能进这个门吗?哈哈哈哈……”曹操倒没有什么,仰天大笑,他后面的众位将领七个不服、八个不忿,没有一个不想对许攸发难。但许攸没意识到,他还以为,这些人正用敬佩的目光望着他呢。其实,许攸这句话有两点让人无法忍受,一是在众人面前直呼曹操的乳名,没有上下尊卑之序。二是他把打败袁绍,占领冀州的功劳归为已有,让其他文臣武将作何感想?特别是许褚更是不满,几次跃跃欲试,准备武力解决许攸。
这一天,也该许攸倒霉,许褚正好走马入东门,两人见面,许攸对许褚大喊道:“许褚,没有我,你能进入这个门吗?哈哈哈。”许褚本身脾气不好,这两天正烦躁不安,看见许攸得意忘形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许攸笑声未落,他就开口怒骂:“我们出生入死,冒死奋战,才夺得今天的城池,你他妈什么东西?安敢夸口!”许攸一听这话,不满意了,他说:“哟嗬,连你主公曹操都对我失态相应,你个没文化的匹夫,何足道哉。”许褚尽管不懂匹夫的意思,但知道许攸这混蛋肯定不会说好话,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许褚大怒,不由分说,拔出剑就结果了许攸。末了,还提着许攸的头给曹操负荆请罪,曹操一看许攸已经被杀了,除了严厉批评许褚几句,别无他法,只好让手下人厚葬了许攸了事。其实,曹操早就对许攸小人得志的行为不满意了,即便许褚不杀他,曹操也不会放过他的。
许攸是自寻死路,怨不得别人。一般情况下,曹操对待投降过来的人,一不计前嫌,二用人不疑,基本上与自己原班人马一视同仁,量才而用。即使对那些降而复变或叛己投敌又被捉到的人,也千方百计再争取过来。宛城战前,张绣投归了曹操,因曹操要娶他的婶母,张绣一怒之下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把曹操的爱子曹昂、心腹战将典韦等都杀死了。在一般人看来,曹操与张绣应该不共戴天了,可是曹操不这样。他在官渡与袁绍打仗时,不由地想起张绣的能力来,很想把他弄到身边以对付袁绍,于是派人游说招纳。曹操见了张绣,乐不自禁,好像根本没有前事,不但封他作了杨武将军,后还与他结为儿女亲家。官渡之战中,张绣果然为曹操立了大功。对曹操和袁绍都很了解的杨阜,称曹操“能用度外之人”,真是一点不假。曹操在用人上,不计较个人恩怨,官渡之战后,清理战场时缴获一批书信,皆是曹操营中有人暗通袁绍之信,这些人心里终日惴惴不安,而有谋士建议“可逐一点名,收而杀之”。袁绍有点愚憨,出征的时候顺便把曹操集团中奸细的投诚信也带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准备打下许昌后,照单发奖,论功行赏。但这回因为狼狈逃窜,竟然没有来得及带走这些“绝密文件”,结果,全部机密被曹操掌握了。但曹操并没有按黑名单搞大清洗,而是显示了一下大度,说道:“战事初起之时,袁绍兵精粮足,我自己都担心能不能自保,何况其他的人!”看都没有看就都给烧了。这一烧不要紧,不但烧掉了手下的相互猜忌和可能的叛变,还实实在在地烧出了一批忠臣良将,为其横行天下打下了基础。
海纳百川 不拘微贱——曹操(1)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