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遗孤曾被中国人虐待?


     

日本遗孤曾被中国人虐待?

 

王锦思 北京海淀

 

最近看了一本张志坤、关亚新合著的《日本遗孤调查研究》,上面记载,格努作者的调查,有的孤儿被骗走,甚至被用枪抢走。有人警告:“收养小日本的孩子,就象吃毛豆喝凉水一样,早晚是个病!”有些孤儿被辱骂、歧视、欺负、虐待,学习、工作、婚姻都受限制,还遭受打击迫害。这些记载显然与公开报道的中国人善待日本遗孤的公益大爱举动有显著不同。但是毫无疑问,这些行为仅是很小的部分,《日本遗孤调查研究》也记载了很多中国人善待日本遗孤的事例,善良和慈爱更多地体现在中国人身上,化成一座永恒的丰碑。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人民不仅没有把仇恨转向日本人民,反而以博大的胸怀,克服重重困难,收留并养育了大量被遗弃在中国的日本孩子。中国人,尤其是东北人以博爱之心收养了5000多名日本孤儿。

        11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由野田毅、池田澄江率领的“日本遗孤感谢中国人民养育之恩访华团”。这次日本遗孤此行是为看望给予他们第二次生命的中国养父母,感谢中国人民的养育之恩。当温家宝总理说“你们回家了”,当遗孤们深情唱起感谢歌声之际,此情此景为中日关系注入暖流,也难免不让人感慨万千,感动不已。

2.                             这场会见活动本来是安排在人民大会堂进行,最后却被告知会见地点临时改到了中南海紫光阁。原来温家宝总理看了有关遗孤们的报道感动得落了泪,所以决定把他们请到中南海,特别是到周总理住过的地方看一看。

3.                             正如温家宝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苦痛。这场侵略战争的责任应该由极少数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承担,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

4.                             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战败投降后,许多走投无路的日本女人嫁给了社会最底层的中国人,日本移民还把孩子委托给中国人抚养,甚至遗弃了之,他们由中国人抚养长大,在中国度过了幼年和青年时代。

5.                               长春有的妇女当年被日本警察脚踹后流产不育,仍然大度收养日本遗孤。有的妇女看到日本孩子饿了,不顾众人在场解开衣襟喂奶。养父母以东北人特有的方式亲热日本遗孤,贴脸亲嘴拥抱,像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像老母鸡呵护小鸡。许多日本遗孤在日本有墓碑,父母以为死了,想不到是中国人让他们活下来。

吉林省德惠县居民龙宝珠夫妇没有孩子,就到难民营看有无合适的日本孩子可以收养。“一到那里,看着每个母亲哀求的目光,看着每个孩子无望的神情,凡是有良知的人心都会颤抖的。”满身疥疮的橘高弘子才6岁,“她妈妈不断地叩头恳求我们收留她孩子”。

龙宝珠夫妇担心她被人欺负,或长大后别人告诉实情,于是家从德惠搬到哈尔滨。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橘高弘子找到亲属,回日本定居。经常给养父母寄钱,回国看望。养母重病期间,不分昼夜端屎端尿伺候,直至养老送终,邻居也夸奖。

6.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中国政府从中日友好及人道主义出发,为遗孤们寻找亲人提供了大力帮助,迄今绝大多数遗孤已返回日本定居。但是日本政府不仅在残留孤儿的搜索、调查、血亲求证等方面怠慢,而且在遗华日侨的归国问题上,加以种种限制,侵犯了遗华日侨的归国权利。比如厚生省创设了将亲族以外的第三者列为担保人范围的担保人制度。两厢对比,中国人的恩情更加显得鲜明和深刻。正如这次日本遗孤感恩团成员们说,中国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山高,比海深。遗孤们身居日本,但深深思念在中国的亲人和生活过的故乡。当年见证过日本遗孤被中国人民抚养的吉林德惠民间艺术家张凤兰还精心制作了剪纸来纪念抚养日本遗孤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篇章。

7.                              

8.                               日本老人笠贯尚章得知了中国养父母的故事,被他们的情怀深深感动,募捐了8000万日元于1990年9月在长春建成“中日友好楼”,供29户住房困难的中国养父母居住。

9.                              

10.                          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在国会演讲中提及遗留孤儿长达10分钟,在日本反响强烈。

11.                         

12.                          去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日本遗孤在自身生活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积极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捐建了一所“日中友好希望小学”,这些回报养育之恩的做法超出了固有的单纯慈善范畴,为中日友好增加了新的内涵。

13.                         

14.                          此次遗孤们重回故地,与养父母、亲朋好友见面,感慨良多,再次感受到中国养父母对他们的那份爱,感受到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真挚情意,表示将继续致力于日中友好事业,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15.                         

16.                          由此可见,中日历史关系不总是电闪雷鸣和凄风苦雨,日本遗孤访华团谢恩就为复杂沉重的中日关系带来鲜活的时刻。但愿中日两国能够更多些这样的恩情和友爱,再也没有狰狞的杀戮和冰冷的仇恨。(王锦思)

17.                          

德惠民间艺术家张凤兰的剪纸:中国养父母精心照顾日本遗孤

 日本遗孤访华谢恩为中日关系注暖流

http://www.google.cn/search?hl=zh-CN&source=hp&q=%E6%97%A5%E6%9C%AC%E9%81%97%E5%AD%A4%E8%AE%BF%E5%8D%8E%E8%B0%A2%E6%81%A9%E4%B8%BA%E4%B8%AD%E6%97%A5%E5%85%B3%E7%B3%BB&aq=f&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