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近来“国进民退”出现的频率太高了,国企很容易让人视为强势的代名词,让国企觉得不自在;也许是一段时期以来,舆论有关国有企业的垄断性地位和垄断性利润质疑太多了,让国企感到很难堪;也许是时下对国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要带头、要尽职的呼声越来越大了,让国企有些不情愿,于是,国资遭歧视的论调便横空出世了。
不过,无论国企如何喊冤叫屈,一个个不争的事实却摆在人们的面前:国企对资源的垄断地位,决定了国企有着独一无二的价格决定权和实现利润的易如反掌,民企、个体有这样的待遇吗?当前,国企上交给国家的利润微乎其微,税赋方面的政策优惠可谓得天独厚,说成全部都是国家的,显然是冠冕堂皇的自说自话;退一步说,即使国企的利润全都是国家的,怎么就能证明没有与民争利?
一个司空见惯的情形是,石油、水电等这些由国企掌控的垄断性资源产品,只要国企喊一声利润少了或者要亏本了,打个报告上面批一下,说涨就涨了,于是利润便在全行业名列榜首,或者称雄全球,而这些辉煌战绩,人们似乎很少能够看到是在市场竞争中靠经营谋略和精打细算得来的,更多的则是让民众来分担、承受涨价之痛,从而为国企锦上添花。受到歧视的国企尚且享有如此特权、特惠,那其他企业岂不都富得流油了?
国家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更多的都是给了国企,固然是要他们起到提振经济的主力作用,但同时难道不是明摆着对国企的倾斜、优待么?再看看这些被有关人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国企的老板们,享受着一般企业根本高不可攀的天价薪酬,尽管舆论一片质疑,乃至国家有关部门下达了限薪令,甚而在企业业绩并不光鲜的时候,不还是在顶风涨薪么?受到歧视的国资企业的老板何来这样的殊遇?
所以,当下,决不是该讨论国企受歧视的话题,而是如何破除国企对其他企业的歧视,实现平等竞争,增强国民经济活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