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的文章《超级卧底郭汝瑰缘何直到1979年才被批准入党》中说:“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内涌现了一批暗中为解放军提供情报的谍报人员。其中,以熊向晖(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胡宗南的机要秘书)、韩练成(国民党46军军长、国民政府参军处成员)、郭汝瑰(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即作战厅中将厅长)三人最为有名。
按在国民党军内的地位与提供情报质量数量排序,郭汝瑰(1907~1997)似应拔得头筹。从1945年5月与中共建立秘密联系始,至1949年12月他领导国民党72军在四川宜宾起义止,他累计向中共提供大小情报一百余次,包括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及孟良崮战役计划、淮海(徐蚌)会战计划等。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三人的地位,却有着微妙的差别。
熊向晖是1936年在清华大学加入中共的,他在整个潜伏生涯中,都始终是秘密在册的共产党员。解放后,熊向晖作为周恩来的助手,先后出任了外交部、军委情报部、中央统战部、国家安全部等处要职。
韩练成原在西北军时,虽未来得及加入中共,但受刘志丹影响,曾接受中共领导。1950年,韩练成正式完成了加入中共党组织的手续,出任甘肃省副省长、兰州军区中将副司令员。
郭汝瑰则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只有一个“国民党起义军人”身份,以原国民党国防部中将厅长之地位,长期做军事学院的教员(副处长级)。直到1979年才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尔后,逐步落实政策,最后到年过七十之后,才以副兵团职级身份离休。
……
可惜,郭汝瑰投向中共时,命运使他找到的是这样两个人:一个是日后并不直接领导他工作的董必武,一个是他的老乡任廉儒。前者,因不直接领导他的工作,致使郭汝瑰四年的情报经历,都无法在董的心目中建立信任。后者,因级别太低,他的任何证言,也许都无法说服或达到有关部门。他去世之后,连证言也没有了。”
在这样的事在中国还可以找出很多,正所谓你没有跟对人,所以你就不行。说到底还是一个观念问题。人治在这里起到了绝对作用。你贡献再大,但你不熟悉高层人物,你的价值就要被低估;而你和高层人物保持密切联系,你的作用就要被放大,你的价值就要被高估。
这样的事情在目前更为普遍。一些单位不论职员的能力、工作水平和工作态度,而是根据领导者的好恶而决定职员的升迁和奖励,进而很有可能演变成任人唯亲,结党营私 。人和人交往必然要有亲疏,而不让这种亲疏带到工作中,目前来看,基本是不可能的,而要做的只能是尽量以公平心处事,最起码要以个人的良心做事,且不可黑白颠倒,混淆是非 。亲疏待人与法律约束要求甚远,基本上只能靠道德约束。这将是始终困惑我们用人制度的一大难题。
读文心得(1)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