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学习曾在完达山狩猎7年的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先生著写的《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其中的一篇名为《普通人投资的世纪》一文给予我很大的启发。让我们来看看周先生都说了些什么:
民间谁也不能不投资
现代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使人们不得不考虑手里的钱应该放到哪里去。普通的办法是存银行,因为钱放在银行里有利息。可是利息从哪里来?银行把这些钱贷放给能挣钱的企业。好了,这里根本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有多少挣钱的企业?这些企业挣钱的能力大到既可以支付银行的成本——人员开支、漂亮的大楼等,还能使老百姓得到利息回报。如果没有那么多好企业,银行只好通过增发货币来还老百姓的钱,换句话就是银行在较高通胀率的情况下来完成这类操作。所有在银行中存钱的老百姓,都贴给了银行和国有企业。比如,你存在银行100块钱,一年后,从银行领回110块,利率是10%,要是通胀率大于10%,你就贴给了银行,给银行交了“保管费”。
不存钱行不行?刚才说了,医疗、教育、养老、失业等要求你存一点对付将来。一般的规律是,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不确定性或风险越大。每个人如果不准备一点钱来对付将来,在人的寿命越来越长的今天,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由于在银行存钱不能保证“正”利率,于是我们就有了“集资”的故事。大家还能记起那些非法集资案,一下子集到十个亿或几十个亿元。他们打出的旗帜是高利息回报。非法集资的生命力绝不只来源于人们的愚昧和贪心,它实际上表达了人们在找寻国家银行以外的金融通道。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驱使他们在存钱方面大冒其险。由于法律不健全,集资中出现诈骗行为,老百姓受到巨大伤害。但也有相反的例子:许多乡镇和私营企业的成功就是靠集资。它用了你的钱,做出了市场,获得了高额利润,真的给了你高回报。这就是投资的故事了。
投资是什么?是一笔钱放到一个经济过程中变得更多的过程,这个变多不靠通货膨胀,而是真实购买能力变大。有了比银行存钱更好的“投资”故事,中国人的投资意识就觉醒了,投资日益变成最普通的人的行为。依我之见,这大概是真正“投资”活动的开始。
点评:当今时局,注定要科学引导社会资金正确流向。在银行外部建立新型的金融通路迫在眉睫。集资本身无所谓善恶。拿来投机它就是恶!拿来投资它就是善。恶主要表现为“非法集资”。而为了“善”而去集资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法律保护。政府要取缔的只应该是非法集资,而不是集资行为本身。不仅不能取缔,甚至还要引导和教会老百姓利用合法手段进行集资合伙创业。现在的状况是非法集资者屡屡得逞,而那些真正想为人民群众做点事的企业却举步维艰,这不公平。一句话,事情的对错,当视动机而定。
周其仁先生的言外之意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