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议:央行货币回笼大提速
有确凿证据显示,央行已从9月份开始,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质性地转为紧缩。
据央行提供的数据,央行吸收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合计,9月末为93537.58亿元,比8月末的87574.44亿元增加5963.14亿元。鉴于8月份央行吸收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环比减少699.11亿元,表示9月份央行透过金融机构存放央行这一途径所回笼的货币,比8月份突击增加了6662.25亿元。
考虑到9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5166.66亿元,加上上述新增央行存放,二者合计为111298亿元,是当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合计10047.66亿元的1.11倍,而8月份新增贷款与新增央行存款合计为3404.47亿元,不到当月新增存款的96%,因此,预计10月份新增贷款规模将大大少于9月份。
显然,这意味着10月份市场流动性继续处在紧缩状态。
央行的上述紧缩行动,起码是忽视了通缩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由于前三季度累计实现GDP21.78万亿元,仅相当于08年全年GDP30.07万亿元的72.43%,在通缩的作用下,09年全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能否实现正增长,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谓09年全年GDP增长8%,是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此举是为了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但是,一旦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出现负增长,或以极低的速度增长,同样意味着宏观经济陷入困局,并且足以加大国内贫富差距。
央行片面强调了信贷扩张对通胀的作用。其实,通胀反映收入与物价的关系。从这一角度讲,所谓管理通胀预期,重点应当放到增加居民收入,而不是透过紧缩信贷来抑制物价上涨。糟糕的是,紧缩信贷,通常会在抑制物价上涨的同时抑制了居民收入的增长。其结果将是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