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开门红与黑
创业板今日开市交易,十年磨一剑,这个目的是帮助中国的科技提高一个新的台阶的创业板能否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能否达到其目标,目前来看还是未知数。创业板的开市交易,在去年还是遥不可及。在去年接受一份记者调查的时候,笔者明确地表示,今年一季度会决定创业板开始,三四季度可能就会开始交易。
虽然笔者希望中国有创业板,既能为科技企业增加融资渠道也能为社会资本找个增值渠道,但笔者不希望这些渠道统统变成恶炒的工具,也不希望那些企业全是借壳上市,即披着高科技的皮,完全是五花八门的中小板。因为主板扩容总是会打压股价,才去搞一个创业板,这样的心态就不正常。
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显现科技进步对于创业板的渴求,特别是那些非常有潜力的科技企业,受困于融资难的问题,难以真正的发展,现在,逐步解决了融资渠道的中国科技公司,或许借助创业板这条通道,能够达到增加科技进步的目的,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助于利用科技来解决发展问题。
但很明显,创业板有着很明确的风险,这些公司的未来都难以肯定地说有很好的进步性,一旦有明确的进步性,这些企业的收益就非常的大。这符合资本的收益越大,风险越大的原理。
去年救市计划实施以后,资本普遍充裕,良好的预期造就了资金的追捧,而创业板公司普遍的高市盈率在一定的合理性之外,可能更多地还是炒作。统计显示,28家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55.7倍,最高的鼎汉技术和宝德股份均超过80倍,分别为82.22倍和81.67倍,最低的上海佳豪也已超过40倍。
而且,创业板和主板不同的特点在于,主要股东几乎都是自然人,比如公司的创始人,得益于高发行价他们的资产迅速增值,引起了众人的侧目。这些公司的盈利能能力很强悍,首批亮相的28家创业板公司近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34.0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45.94%,远高于目前的297家中小板公司。这样的盈利能力,造成了目前发行的市盈率太高。
目前A股市场主板市盈率在25倍上下,中小板市盈率在30倍左右,而28家创业板公司的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50多倍。分析师预计这些公司上市后市盈率将飙升至70至80倍,资产增值能力可见一斑。而这些发起人或者大股东能否实现企业的生长任务,真得还是一个未知数。中国的创业板还很难说全是高科技公司,比例也很小,有点名不副实。如果不加严格审核,可能成为中小板第二,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而且,创业板可能面临着退市的风险,这比主板市场的风险大得多,如果搞错了,可能是投资全部打水漂,尚福林10月17日指出,“创业板市场的企业大部分处于成长期,具有业绩不稳定的特点,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还存在不确定性,上市公司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不少企业甚至存在失败和退市的可能”。这样大的风险,就要求我们的审核上市公司的程序要极为严格,严格排除披着羊皮的狼进入。
风险提示是,2004年6月首批中小板企业上市时,A股市场正处于熊市中后期,但是炒新的狂热仍然使得8只中小板新股全部大幅高开。不过,其后这8只股票足足调整了一年才企稳。上市首日盲目跟风的投资者,至少等了两年以上才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解套。这就是前车之鉴,同样的错误不要再犯第二次,而且,我们国家也不希望创业板一开始就被炒烂,这对这个市场非常不好。而且,现在创业板的人数很少,大家进来的目的就是打新股,目前创业板的开户人数仅有900多万户,与主板市场相比人气明显不足。另外,这900万投资者许多是打新一族,参与二级市场炒作的可能性小。而且,大家都具有投机心态,这里有个调出数据:打算投资创业板股票的投资者,是出于投机心态还是价值投资呢?调查显示,55%的投资者投资创业板股票,最看重短线炒作的机会;20%的投资者最关注股票的估值水平因素;15%的投资者看重创业板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仅有10%的投资者最看重企业的经营风险。
这些东西都注定今天某些创业板遭到爆炒,但爆炒之后就不好说了,谁被套谁盈利,这就要看个人的造化了。我们看重创业板,乃是从整体意义上来说的,不是从个案角度来讲的,这个投资者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