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婆娑的春树


 

    午后,ji dan装箱。1330手持两本书离一棵松,一是《货币战争》,一是《毛泽东与佛教》。后一本翻完了,前一本几乎是没翻。没时间看书了。把两本续借了几次的书,还了吧。上午1040从天台起身时,不由自主的说了一句:今后我不自由了。

    除了还书,还得转移并清除电脑上的一些私人文件。其一是绿叶婆娑的春树 50805591325》

 

     A·绿叶婆娑的一棵春树

从六楼回到小三楼。十年一个循回。完成了“佛定之佛定”装饰一新的办公室。一切都是新的。室内一切设施都是新的。新空调,新电脑(宏基牌),新桌椅,新台柜。新一代人,面临的客观世界是全新的。所以作出的选择完全不同于上一代人。

 

时光如流水。10年光阴流逝了。对我来说,是12年。在这个机关度过了12年。1998221日~2009年底。过去的12年,恍忽如断断续续的梦。

来到T G S下的40年,不也如断断续续的梦?

 

清洁亮堂的新办公室。室内一切,反映了时代快速的进步。这10年,科技发展神速。

10年前,进了小三楼门厅,左壁上是漆在墙面的大黑板;如今同样位置是投影电子屏幕。桔红字迹滚滚移动。

10年前,从小三楼搬到六楼时,整个机关就一台电脑。今天,三层楼各个房间里都是电脑。每张办公桌上,都放置着一台新弘基。

10年前,从小三楼搬到六楼时,人员之间相互联系,主要靠BB机。而如今,主要靠手机。

10年前,从小三楼搬到六楼时,整个机关就会议室和一把手办公室按了空调。如今,每间办公室都是空调。

 

焕然一新的小三楼,如绿叶婆娑的一棵春树。枯黄的衰叶,不调零,是有损春树之形象的。但又不能自行断掉。

 

不过来,哪行?

 

顺其自然。不顺其自然,岂非找不愉快?

 

还只有6个月的时间。那也要顺其自然。

 

如不是临炎热的夏天,在这间房子里呆的时光,是极其有限的。

 

 

 

     B·世界,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是各不相同。

 

对“社会”,“人”,“自身”,“集合体”,等等认知,都不同的。

 

同一个人,不同的年龄段,对同一个人或事物的本质,认识也是截然不同,甚至可能得出相反的判断。

 

同一客观存在之美丑,前后结论有差别,很正常。

 

同一主观行为之正误,前后看法有差别,很正常。

 

少年听雨歌楼上;

 

好人,坏人;奸邪,善良;魔鬼,菩萨;

 

客观存在(人或事物)的复杂性,少年时;是难以认识到的。现象,都是暂时性的的

 

 

 

 

 

 

 

 

5240759-----1100

少年的我,最美妙的东西是小说,小说里的世界,吸引着我。小说中,有曲曲折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有崇高的理想境界,有渐渐飘逝的历史烟云……总之,大部头的长篇小说,象一座座迷宫,强烈的吸引懵懂的我钻进去。

着迷过。

1959年冬天一个早晨,我在上学路上,发走出商业宿舍。冬秋,坟包。

里面似乎蕴藏着,中许多令少年的我感兴趣的东西。

 

5240759-----1440

    我的学识是长期积累的结果。60岁时的我,很难分辨哪些思想属于我本人,来自我的大脑;哪些来自书报。

5240759-----1515

    模糊是对世界本体的最快捷的把握。模糊是全部概括。如园周率的表现形式。园周率是个无理数,用小数来表示,小数点后无限不循环,没完没了;用分数来表示,就很完整,22/7,就远比3.141516……完整。22/7,全部抽象出来了;而3.141516……则似是而非。

 

5240759-----1530

叙述不是为了展示叙述,而是为了更好地将你导入另一个世界的工具。

就象你打字,你必须要忘掉自己的手。就象你用手指着天空,你要别人看的是那片天空,而不是你的手指。

文学,不是此岸世界,而是用语言诗性去唤醒生命。去通达人们的生存境况和生命本身。

 

文学,是两个世界在一个人头脑中的产物。头脑中具备两个世界者,才有可能创作出文学作品。

曹雪芹,生活的世界,绝不是“大观园”。 “大观园”就是曹雪芹头脑中的另一个世界。

 

5240759-----1545

太阳照耀着大江,也照耀着大江两岸。宽阔的江流,浩浩荡荡。江南,青峦翠嶂;江北,天地平旷。

动的,是奔腾不息深不见底的江水,簇簇浪花更令人生畏。

静的,是彼岸。隔江而望,彼岸都如巨幅风景画。

 

 

江南群山叠翠,江水澄碧。

 

天井湖畔,垂柳依稀;铜官山麓,翠竹掩映。

结一茅庵,修真养性。

好座大山!正是:
  根盘地角,顶接天心。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高低不等谓之山,
侧石通道谓之岫,孤岭崎岖谓之路,上面平极谓之顶。头圆下壮谓之峦,藏虎藏豹谓之穴,隐风隐云谓之岩,高人隐居谓之洞。有境有界谓之府,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流水有声谓之涧,古渡源头谓之溪,岩崖滴水谓之泉。左壁为掩,右壁为映。出的是云,纳的是雾。锥尖像小,崎峻似峭,悬空似险,削如平。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睡至半夜,忽听得哗哗声直响。原来是九华河春水下淌。不省得,只道是春雨淅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