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管理心理——领导者的思维方法(十六)
后馈思维与超前思维
(一)后馈思维方法
后馈思维和超前思维是以两把不同的“尺子”进行的思维活动。我们在思维中要注意到由于思维“尺子”不同而造成的“思维裂痕”、“思维隔阂”,努力把两把“尺子”统一起来,既要有历史的尺度,有历史感,也要有未来的尺度,有未来感。
后馈思维是用历史的联系、传统的力量和以前的原则来要求现在,使现在按照历史的样子继续重演的思维过程。后馈思维也是一种反馈式思维。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并根据这些经验来指导人们继续前进。
后馈思维的特点:1、滞后性,指在事后反思总结,总是把“现在”反馈为“历史”的重复,以“过去”要求“现在”。2、指向性,后馈思维把贤者引向过去,它的“兴奋中心”是过去的某个阶段,某种情况,它对现在的看法、评价和态度总是使现在回归到过去的某种“理想状态”。3、集中性,习惯于后馈思维的人,其目光焦点在过去,对事物的衡量、评价总是以历史为依据,趋于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僵化。4、保险性,后馈思维是已有先例、有章可循的思维。无论是照旧例办事,还是“事后诸葛亮”,都不需要冒风险、担大责。
后馈思维有积极作用,古语有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领导者如果善于总结、积累过去的经验教训,办事的思路就多,就可提高工作效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