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三个怎么办显现“尽关工委所能”的特色


 

浅谈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尽关工委所能主动作为的实践
 
 
实践篇之二
 
 
解决好三个怎么办显现“尽关工委所能”的特色
 
 
王匡忠
 
 
我们一直在反复思考,中央领导同志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四个关系”的批示,即: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千秋万代后继有人的大事;是一件带有根本性的大事;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把培养教育青少年作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项战略任务。
 
“四个关系”的批示意味着,我们干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这个事重要,到底是个多大的事?都说:重要!特别重要!非常重要!极端重要!那么,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
 
要说重要,为什么各级党政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部署工作没有它,安排任务没有它,检查工作没有它,总结工作没有它;也不列入计划,也不纳入考核,也不影响升迁,也不影响政绩,也不影响拿钱;与责任,与利益,与奖惩,没有一点丝毫的利害瓜葛;有与没有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孬一个样,大干与小干一个样。
 
要说不重要,中央领导都对关心下一代工作,作过重要批示。特别是,84年“五老”一提出关心下一代工作,就得到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锦涛的肯定和支持。905月在中国关工协会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关工委。从此,上下有了定编,各级都指令设立了关工委,形成了一支所谓的“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队伍。但是,在基层队伍名义上是有了,事实上只是报个名单不活的多。
 
对于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是说如何重要的问题,说的再重要,不能当重要的干,到头来还是不重要。究竟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上头硬压着头叫干,不干不行?还是下面确实需要干,不干不行?就像一个人,是他饿了、需要吃、不给吃不行,还是他不饿、不想吃、硬逼他吃、不吃不行。所以,这个问题弄不清,干与不干,人家都能说你脑子有病。
 
但是,面对诸多的疑问面前,国家关工委于32831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有了全新的答案:提出了“三句话”的要求,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概括为“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并明确指出:按照这些要求去做,关心下一代工作就会显现自己的特色,取得显著的成效,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就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戏”,点到了体现科学发展观显现自己特色的高度上去“唱”了。
 
“三句话”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三明三心”,即:“急党政所急”,明示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目标和重心;“想青少年所需”,明确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对象和核心;“尽关工委所能”,明白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定位和信心。
 
“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要求告诉我们:关心下一代工作,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帮教,也不是什么事都只是“文件上挂个号、活动上陪着泡”的一般的参与,更不是被动的理解为能干多少是多少。而是,把关工委的所能尽在“急党政所急”上,尽在“想青少年所需”上。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实实在在“急党政所急”“当助手”的工作;是实实在在“想青少年所需”“干实事”的工作;是实实在在“尽关工委所能”“显本事”的工作。
 
然而,能不能做到“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必须解决“三个怎么办”的问题:哪“三个怎么办”?一是你想要“急党政所急”,想要当“参谋助手”,不让你急,不让你插手怎么办?二是你想要“想青少年所需”,想要“多干实事”,不让你想,不让你干怎么办?三是你想要“尽关工委所能”,想要“显现特色”,不让你尽,不让你显怎么办?如果,我们不很好的处理和解决这“三个怎么办”,要想做好工作,只能是小鬼晒太阳——连影子都没有。这就要求关工委,在尽自己的所能上,智勇大通关;“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才不至于成其为“说的一定成功,做的一定失败”的问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