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 · · · · ·
在抗战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唐国强 饰)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张国立 饰)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
期间,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垂死挣扎的国民党仍妄图借助阴谋暗杀等卑劣手段阻挠会议召开,一场为建立新中国的决战由此展开……
本片汇集了史无前例的172位国内明星,开创了新时期主旋律题材的先河。
期间,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垂死挣扎的国民党仍妄图借助阴谋暗杀等卑劣手段阻挠会议召开,一场为建立新中国的决战由此展开……
本片汇集了史无前例的172位国内明星,开创了新时期主旋律题材的先河。

徐永平导演点评:开国大典上那些发自真心的无邪欢笑,让人想到这个国家曾经也是个有无邪笑容的婴儿。这是一个国家出生前的阵痛和血污,和充满希望的婴儿年代。然后,一切都不可阻止的发生。
毫无疑问的是,《建国大业》会在票房和口碑上赢得双赢,作为一个最经典的营销案例,《建国大业》也会写进中国电影的影史。不过,个人认为,这部影片的用星海战术,最大的一个益处是用热闹掩盖了影片政治题材尝试新角度的风险。做一个并不恰当的类比,当年的《戒,色》也正是利用人们对性场面铺天盖地的讨论,暗度陈仓地表达了人的动物本性超越一切束缚的危险观点。主旋律影片中,本质上是探讨民主建国的问题《建国大业》其实选择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角度。

观看《建国大业》的过程,就是数明星脸的过程,意犹未尽,高潮迭起。不得不说,对于一部标上“主旋律”标签的电影来说,明星战术真是让演员观者上层皆大欢喜的法宝,即使平时让人崩溃的开会情节,也因为群星璀璨而兴趣盎然,女代表宁静、章子怡为什么坚持推荐五星红旗并不重要,“摄影师”郭德纲站在远处使劲抖红绸抢镜才是观众看电影时的HIGH点。
毫无疑问的是,《建国大业》会在票房和口碑上赢得双赢,作为一个最经典的营销案例,《建国大业》也会写进中国电影的影史。不过,个人认为,这部影片的用星海战术,最大的一个益处是用热闹掩盖了影片政治题材尝试新角度的风险。做一个并不恰当的类比,当年的《戒,色》也正是利用人们对性场面铺天盖地的讨论,暗度陈仓地表达了人的动物本性超越一切束缚的危险观点。
我最最嫉妒的就是现在的年轻一代!嫉妒你们可以从这么小就看刘德华和陈道明演的爱国电影!嫉妒你们可以看到吸烟的毛泽东和醉酒的周恩来!《建国大业》已经不能用好坏来判定了,它对讲述国共历史的平和心态已经超出了过往所有的历史电影。本质上是探讨民主建国问题《建国大业》其实选择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角度。它不同于《开国大典》或者《三大战役》,他把视角直接放在解放战争时期,GCD如何在民主战线取得主动,如何团结宋庆龄、张澜、李济琛在各方力量内的民主人士,比较真实再现了“得道多助”的历史过程。
除了对蒋介石父子的感叹,片中GCD召开常委会,毛周刘朱等诸多领袖宛如开村委会一般逐一走进简朴会场,这个段落像极了《南方周末》被反复拿来调侃的“太阳刚刚升起,某某某已经走在了去会场的小路上”的南周体画面。看到此处,当时真有小小的感动,正如《三联》专题主创接受采访时说的,当时的GCD正如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所以才是充满希望和能迎接最终胜利的斗转星移,六十周年之后再来回顾这段历史,抚今追昔,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怀来感叹,这才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依稀记得影片中字字铿锵的台词——蒋介石:反贪腐,要亡党;不反,亡国。毛泽东:如今我们是殊途同归。田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建国大业》用心良苦。这是一部出色的献礼片,眼花缭乱,发人深思。正如卡耐基所言:这个时代充满了戏剧性,真理仅仅靠平铺直叙是不够的,必须生动、有趣、戏剧性的表达出来,你必须用一些演技来吸引人,电影、电视都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