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纤维皇后”
--介绍辽宁省营口市朗时多丝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凤
蚕丝,乃我国古代文明产物之一,其之发明当为极早之事,相传黄帝之妃螺祖始教民育蚕;甲骨文中有丝字及丝旁之字甚多。《穆天子传》中就有周穆王“休于获泽(今山西阳城县),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的记载……,不仅如此,柞蚕丝素更是有“纤维皇后”之美誉,可见古代产丝地之广之珍贵。如果说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是中国丝闻名于国外且大量而充裕的外销国外各地的一个开始,那么“朗时多”的出现不仅是攻克了千百年来柞绢纺织业的技术难题,更是实现了中国蚕丝纺织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说到“朗时多”,那不得不提的就是她的发明人,辽宁省营口市朗时多丝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凤。带着对“朗时多”的些许疑问,我们走访了这位被业界人士同样称为“纤维皇后”的明星企业家。
困境中的大胆博弈
1988年担任盖州市暖泉绢纺厂厂长(现营口市朗时多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以来,陈凤荣获中国乡镇企业优秀青年企业厂长、全国优秀企业家、辽宁省劳动模范等称号,并在2005年获得营口市科学技术功勋奖。尽管获奖无数,但在我们面前的陈凤却显得淡定从容,时间和阅历把这位企业家锻造成了一位宠辱不惊的巾帼英雄。从交谈中我们了解到,陈凤毕业于东北大学并获取了经济师职称。1983年受聘于盖县地毯厂,凭借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的这股韧劲,很快成为全厂公认的技术能手,并在此期间根据自己所学的企业管理知识,针对该厂的经营状况提出一套完善的整改建议受到厂领导的一致认可。胆子大,理念新的陈凤在进厂两年后便担任毛毯厂厂长,当年就带领企业走出了困境,企业经营局面从此有了彻底的改善,1988年企业从地毯线厂改为绢纺厂,经营实质实现了跨跃,柞绢精深加工被提上了日程。1991年为陆续完成柞绢产品的升级换代,开拓国际市场,树立现代化企业形象,又成立了营口乐泉丝绸有限公司,开发生产柞绢纺织面料,成为本地区出口创汇的先进单位,并使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纤维皇后”的华丽现身
陈凤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企业的每一步成长都凝结着她的心血和无私的奉献。为了让企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国际市场立足,她将科技视为兴企的第一途径,每年都将销售收入的2.5%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职工的技术培训。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陈凤不甘心看着辽宁特有却在世界罕见的柞蚕丝即“纤维皇后”,因为着色率低、去绉、去渍困难,而使我国没有特色产品主导市场,仍以初级原料出口为主受控于人,形成了国际丝绸市场“中国丝绸原料、意大利商标、国际市场价格”这一奇特格局。基于这种情况,2001年她集结企业科研人员成立了解决“柞蚕丝染色方法及后整中祛绉、祛渍”的课题攻关组,开始对这一困扰我国柞绢纺织业千百年的技术堡垒发起攻关。经过三年的研究试验,终于完成了柞绢丝色织面料的生产,通过检测,面料的色牢度超过了国家认定标准,在某些技术领域甚至超越了国外同业标准,成为我国唯一一家攻克柞蚕丝染色难关并被国际市场认可的企业。在研发中伴生了11项专利技术,其中国家重大发明专利1项。柞蚕丝染色方法新技术的发明,无疑是柞绢纺织业的一次革命性发现,圆了“纤维皇后”真正的华贵尊严,也使我国彻底摆脱以初级原料和产品出口为主的尴尬局面,使由我国主导国际市场价格的愿望成为了现实可能,圆了几百年人的梦想和追求,对整个行业的贡献是巨大的,因此柞蚕丝染色及后整工艺技术,荣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营口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产品得到了中国丝绸协会的高档丝绸标志使用授权,同年,企业生产的“朗时多”柞丝绸面料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说到这些成就,陈凤没有表现出多么的慷慨激昂,喜悦是有的,但这种喜悦就像是妈妈看到自己孩子考到了一个好成绩,非常安慰的喜悦而已。当我问她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的时候,她却说:利是我所求的,名亦是我所求的,但令我永不停歇,追求不止的是在国际上创造一个中国的丝绸服装品牌,让“朗时多”成为驱除中国柞丝绸纺织业阴霾的耀眼明星。此时的陈凤已经得到业界人士的认可,同样被誉为“纤维皇后”。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陈凤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越来越多,在盖州市城镇改造建设中投入资金50万元用于购置主要道路路灯建设。暖泉镇中、小学的教学设施比较陈旧落后,给孩子学习带来很多不便,为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为国家输送优秀的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她又一次投入50万元帮助学校购置现代化的可调试的学生桌椅和教学设备。陈凤是位农民出身的企业家,她深知农民的艰辛劳动和个别偏僻山区农民的生活困难,时刻牵挂贫困农户。为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她献计献策,并自己出资帮助困难农户发展种植养殖业。近年来帮助困难农户发展生产投入100多万元。现在企业已直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600多人,直接带动农村柞蚕养殖户11万户,使养殖户人均增收960元,同时间接带动农民就业人数16.5万人,一批贫困山区农户由此摆脱了贫穷,走向了富裕生活。当问到陈凤是什么原因让她这么做的时候,她只说了一句话: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帮助大家致富我很幸福。
化茧成蝶的蜕变
营口朗时多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盖州市暖泉绢纺厂,始建于1988年,是以生产柞茧纱和柞丝绸面料为主的专业化企业。厂区坐落于盖州市暖泉工业园内,东距盖州市11公里,西临营口市40公里,南靠鲅鱼圈港30多公里,地处沈大高速公路中间地段,毗邻中长铁路和哈大路,交通通讯便捷顺畅。经过20多年的滚动发展,现已有员工460人,资产8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6000万元,厂区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拥有国内先进的纺纱、织布、染整等生产设备和国际最先进的气流纺生产设备。现在该公司已发展成为辽宁省柞绢纺织行业的骨干企业,国家大II型企业,是东北亚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形象最好的柞蚕丝深加工企业。企业也因此先后被省政府授予“辽宁省明星企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中心”。企业信誉等级“AAA”级,并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9920BX系列产品在中国国际东盟博览会先进实用技术专题展中荣获优秀参展项目。
“走出去 请进来”的技术创新战略
近年来,陈凤使企业通过坚持技术创新,不断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柞蚕丝绸面料染色和后整技术多年来被西方发达国家如意大利等纺织技术强国所垄断,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只能向其提供原料或半成品,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柞蚕丝绸企业发展,也影响了柞蚕放养农户生产积极性,特色产业没有形成优势产业,稀有资源没有体现出应具有的价值,产品附加值低。后来印度曾进行技术探索,一度领先中国。我们企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上百次适应性试验,从大量的酸性剂、中性剂中进行筛选,终于成功研制出新的柞蚕丝染色方法和后整工艺技术,实现了柞蚕丝染整的重大技术突破,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扰我国柞蚕丝绸难以规模发展和消费应用的关键技术难题,彻底扭转了整个行业只能以原材料或半成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中国由柞蚕丝绸生产大国转变为柞蚕丝绸生产强国。
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柞蚕丝绸面料的出口量逐年增加,外商订单不断,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为就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企业于2004年成立了市级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6年晋升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07年被省科技厅批准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自组建以来,每年都将销售收入的3%用于技术中心建设和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几年来,企业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国内外的科技协作。企业现有其中专职研发40人,拥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6人,中级职称的研究人员23人,并成立企业研发中心,建有中心实验室、化验室和完善齐全的试验检测设备。企业也采取“走出去”战略,将一批有潜质、能担大任的年轻科技人员送出去代培、进修,年均代培学员5人,出国考察进修2人。同时,采取“请进来”
战略,聘请了德国、意大利两名专家,每年两次驻厂进行技术指导,增强科研开发能力。通过外聘专家或以自由科技人员为主,培训员工,做到全员培训,持证上岗,经历激励机制,实行季度考核,年度评优。
在攻克柞蚕丝绸面料色牢度、祛绉、祛渍等技术难题后,企业加大了科技创新步伐,确立了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制一批的发展战略,针对柞蚕资源有限、影响企业规模与产量扩张问题,企业打起了混纺的主要,现已开发出柞蚕丝与毛、麻、棉、涤等混纺西装面料,准备开发柞蚕丝与玉米纤维、大豆纤维混纺西装面料。其中,储备开发的继代产品柞蚕丝与竹纤维混纺的色织面料,具有透气佳、吸湿好、抗菌抗静电、防紫外线等多重优点有利健康,被称为“人体第二皮肤”。现正按市场需求,研制新型多功能绿色面料三大类继代产品。
打造民族品牌 站稳国际舞台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陈凤愈发认识到知识产权这一拥有自己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无法同国内乃至国外企业进行竞争。为了巩固企业在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她一方面加强了技术新工作,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自主创新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出来后,首先进行专利查新,对符合条件的一律申报专利。同时,在重大项目立项、新产品研发、合同签订工作中,注重首先进行文献检索,保护知识产权。目前,企业已拥有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柞蚕丝的染色方法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国家授权,2007年研发的柞蚕丝和竹纤维混纺色织物及其加工工艺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005年5月,“柞蚕产业化放养及蚕丝深加工项目”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2005年9月“柞蚕丝染色方法”专利获中国国际专利技术金奖,同年,企业荣获辽宁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在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成果博览会上获最佳创新产品奖和获省 企业名优产品金奖。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授予企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企业。2007年5月,盖州市暖泉绢纺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授予为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2007年10月,“高档柞蚕丝绸色织面料产业化生产项目”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产业化项目。
陈凤坚持企业走品牌带动质量取胜之路,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品质,完善售后服务。2007年在“朗时多”被评为中国名牌后,其柞蚕丝服装面料俏销美、法、意、西班牙等国家。
“朗时多”的产品及功能特点
营口朗时多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蚕丝被、蚕丝面料、蚕丝西服、蚕丝女装、蚕丝编织以及蚕丝地毯等产品款式多,品种齐全深受国内外客户信赖和好评。蚕丝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其功能特点:一、保护皮肤,促进睡眠。蚕丝是蚕体内的液状丝蛋白经过固化及纤维化而成的多孔性蛋白纤维。纯蚕丝97%以上由动物蛋白所组成,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丝氨酸有滋养皮肤,增加皮肤细胞活力,防止皮肤老化等作用。二、双向调节,冬暖夏凉。蚕丝热传导率很低,蚕丝与其他所以纤维比较含有最高的“丝容积空隙”,便于吸收和保存空气,天冷时能降低热传导率,保暖性胜过于皮、棉、毛;天热时又能排除多余的热量,温度适宜。双向调节,冬暖夏凉。三、防螨抗菌,贴身柔软。蚕丝的丝胶具有防螨、抗菌、抗过敏及亲肤的特征。蚕丝的丝胶成分不仅可使人皮肤细腻光滑,而且具有防止螨虫和霉菌滋生的能力,对过敏体质者更为有益,能防止有害生物侵入人体;蚕丝纤维的化学成分又与人体皮肤构成很相视,这种相视性使得蚕丝非常贴身柔软且无静电,使用舒适且不易脏。四、吸湿排汗,舒适透气。蚕丝外部的丝蛋白里含有一种“亲力侧链氨基酸”的物质,能吸收人体排放的汗液及水份,并加以排除,维持穿着干爽透气,保持舒适,对风湿病、关节炎、肩周炎等患者尤为有益。蚕丝纤维可以防止皮肤老化,延缓衰老。素有“软黄金”之美称,
(姚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