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因素影响我国对美出口增速回落


  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分析显示:2008年1-11月,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078.2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同)增长11.6%,增速回落3.9个百分点,低于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增速9.3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2.9%。其中,我国对美出口2330.9亿美元,增长9.6%,增速回落5.6个百分点,低于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9.7个百分点;自美进口747.3亿美元,增长18.5%,提高了1.6个百分点。分析原因,主要是:

  一、美国国内消费低迷影响我国出口。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第三季度美国消费者开支下降3.7%,是近17年来首次出现下滑,美国消费市场的低迷制约了我国出口在美国市场的扩张。

  二、人民币升值的累积效应导致企业出口利润缩减。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不断走高,已累计升值21%。由于竞争激烈,我国对美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部分都处于买方市场,基本不具备议价能力,90%的商品都以美元定价,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也就意味着企业利润的不断缩减。为了规避人民币升值对利润的影响,许多企业只能放弃3个月以上的长期订单。

  三、近期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和出口退税上调对出口的拉动作用有限。

  四、产业外迁致使我国出口产品优势削弱。目前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周边国家的用工成本仅相当于我国的38%。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深入,直接影响了全球消费者的信心,已引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的不足必然会对我国企业的出口形成长期的压力。加上近期中美双边贸易摩擦接连不断,中美双边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明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