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经济增长之我见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十项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国家拟花4万亿拉动内需保经济。
可是细心研究十大措施,就会发现只有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中的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与提高企业或居民收入有关,且提高幅度不大。因此,只能说此举对潜在的内需可能有点刺激作用,至于其它条款都属于投资方面。
投资、出口与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受外围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受阻,靠投资拉动经济能起一定的效果,但易造成经济过热。中国经济在20世纪80-90年代就发生过“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主要应归咎于需求不足,投资过剩。美国金融危机其实与其过度投资房产不无关系。当前我国房市泡沫不可小视,可喜的是,此次中央政府投资未提及商品房开发,令房市利益集团大失所望。
从地方保经济增长的措施来看,无不将投资作为重中之重,将投资作为救命之稻草。未从根本上去解决有效内需不足的问题。诚然,投资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增长见效快。可是这种经济高增长,民众从中能得到多少利益。靠投资一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会不会不稳。在水泥、钢材等高耗能行业刚步入调整期,应进入行业整合之季,又出台新政加大投资,给了高耗能行业得以苟延残喘的机会。当前,水泥、刚铁股的大幅上涨,就是例证。
  有关政府应从扩大居民收入入手,切实提高有效内需,持续稳定地促进经济增长,让民众也享受经济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