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敬亭论坛看到情真意切网友的转帖《新疆阿勒泰公开官员财产续:官员缴纳款物76万余》。帖中说道:新年第一天,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廉政网上,首批公布了55名新提拔正科和副县级干部的财产申报资料。同一天,该地区启动了县(处)级领导干部的首次财产申报工作。阿勒泰地区廉政网公示栏的公示内容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当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已收到申报对象缴纳的各类款物76万余元。
。
09年的新年伊始,新疆阿勒泰地区启动了县(处)级领导干部的首次财产申报工作。开了中国官员财产申报之先河,这无疑是件好事情,是中国官场的进步。
不过也有专家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能否持久表示担忧,“这一制度的推进可能会触及一些官员的利益,这些人可能会想方设法予以阻挠,从而破坏制度。”专家的担忧,也道出笔者的担忧,因为在中国有令不行,禁而不止的事情还少吗?
新疆阿勒泰地区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工作,之所以取得首战告捷,笔者认为:首先,首批申报财产的55名官员,都是新提拔为正科和副县级干部。这些官员正在提拔的关口,事关政治前途,怎么可能与上级领导唱对台戏。其次,官员的腐败,是随着地位的变迁,权利的变大,逐渐贪婪的。刚刚提拔的干部应该说还不具备腐败的能力,没做亏心事,自然就不怕鬼敲门。财产申报因而表现积极。
随着对这一制度的推行,财产申报的官员级别会越来越大,官员会越来越多。期间,不乏有问题的官员。他们申报财产的真实性,纪委如何来核实?对于有些腐败官员,他既不购置不动资产,也不奢侈浪费,大手大脚,而将人民币藏于家中,又有谁能知晓?还有官员通过合法的收入来洗钱,纪委又如何来区分?
存在上述现象,这样的申报公开会否流于形式?最终会否不了了之?故此笔者试问,官员财产公开究竟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