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春运一票难求的根源
关键词:春运票务 民俗 黄牛 实名制
四十天的春运期间,23.2亿人次的迁徙。
春运显然已经成为遏制中国发展的毒手。
一面是媒体对“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情感忽悠,一面是数千甚至上万里的山水阻隔。
土著人往往都难以理解:大冷天的,老实在家呆着多好,为什么一定要背井离乡!但似乎在穷乡僻壤中愁苦终生,哪里比得上志在远方来得豪迈!这已经在本人两年前关于“春运”的文章中有所系统描述。
但既然到了春节,即使再难再苦,都要逃离都市,跟远方的亲人见个面、叙叙旧、吃点爸爸妈妈亲手做的饭菜、赖会儿佳丽舒适而温暖的床,享受哪怕是片刻的天伦之乐。
每到节假日的前夕,都市就会形成一轮逃离都市的热潮。虽然是暂时的逃离,却是归心似箭。在火车站为买票而辛苦排队数个晚上之后,得到那张回家的火车票都会把内心的期待填补得满满的,一切寒风凛冽、一切身体劳顿,都由于得到了回家的车票而得到慰籍。相比于那些依然在迷茫中排队,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得到那张亲切的车票的人,俨然是胜利者姿态。
对偏远地区的人而言,虽然那仅仅换来3-4天短暂的相聚,让人在长达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另外周期性的人才流动、给雇主与雇员同时带来心理焦虑。这些因素导致了春运是中国社会不和谐的“罪魁祸首”。欲实现和谐社会,当从消除春运始。
——这些是去年的1月26日的文章中本人所提出的观点。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是春节除夕团聚的民俗吗?
文化、思想上被外族洗脑替换的东西,以及中国流传下来的传统民俗已经所剩无几了,自古“父母在不远行”成为做人的古训,而现在父母已经原谅了子女在自己健在的时候就抛家舍业地远行。这已经是极大的宽容了,假如再剥夺这每年只短短数天的团聚权利,难道可以谅解吗?
尊重并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没有错,而是这种民俗遭遇了产业化与城市化的侵袭。关于产业化与城市化的问题,去年7月初的系列文章已经讲了许多,在此不再赘述。但有一句话是必须要讲清楚的,那就是产业化与城市化将中国传统文化连根拔起。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历史的根。
由于春运一票难求,数以亿计的人为了买票多花钱了,但那些钱并每个贡献给国家,没有贡献给铁道部等交通运输,而是被截流了。
当我们对制度性的问题束手无策,就会迁怒于民间势力,比如,当我们在房地产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的调整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就只有迁怒于开发商,抱怨他们心黑赚昧心钱;同样当我们看不透也无法左右交通运输相关部门的游戏规则的时候,往往就会迁怒于黄牛党。
——是对黄牛的处罚太轻了吗?
怨黄牛吗?黄牛的铤而走险也是市场需求催生的现象。
其实“黄牛”也是遵循市场规律,有需求就有市场,从市场经济的原理来讲,黄牛的行径虽然丑恶,遭人唾弃、却无可厚非。毕竟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没有人去无序地去抢购车票,怕就不会孕育黄牛在一个多月的旺季中的巨大市场回报;那么当内外勾结,治理了一个黄牛党又是不治本的方法,因为黄牛不过是利益集团的爪牙,切断了爪牙,并不能斩断利益集团的经脉。
最近的某项调查显示,努力去搞到车票的方法走后门托人的占47.3%,找黄牛的战37%,这两大类就占了84.3%。到窗口通过正规渠道买票的仅占15.7%。每个人都归心似箭,但又不得不放慢自己回家的脚步,毕竟有那么多难以预料的因素,那么多看不懂的因素。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没有内鬼,外面的黄牛党就不会如此猖獗。
在调查结果中显示,认为春运售票非常有必要实行实名制的网友占到75.8%。就是说肯定有人在从票款中渔利。调查还体现,有79.6%的人认为春运一票难求的情况很难解决。只有二成的民众对这种现象被改观抱有一丝希望。
并不是票太少了,也不是运力不足,而是管理问题。
当售票窗口成为一个衙门,当车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就会有人铤而走险。
治理票务环境的时候,我们通常只去抓黄牛这只“看得见的手”,却不敢去动票务分配机制与管理那只“看不见的手”。1月12日的《新闻1+1》以视频的方式让那只“看不见的手”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我们所关心的是“那又如何”!
由此后门票与黄牛结合,就是一种资源的外流,这是否是一种侵占国有资产的行为?为什么我们对这样的行为不能“上纲上线”呢!
本人已经连续多年关注春运现象了,似乎每年都有些感悟,但似乎又没有穿透所有的迷雾。比如前年春节之前,去上海路途上,感悟到了人们奔波劳碌的心理;在去年1月26日,同样是春运开始的时候,笔者也有如下一些建议。在此再次温习一遍,也许温习的次数多了,就可以推动建议成为现实中的解决方案。
“首先是北京在奥运会中的对票务管理的某些执行方案可以提供借鉴。比如买票执行实名制,转让次数受限制;比如成立专门的票务呼叫中心,比如通过网络订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春运需要统一源头、规范渠道,需要举国家之力而非单一部门(比如铁道部)的事情了。
在10天前,笔者就城乡出行的并规制提出了一些见解,假如推而广之,应该也适合铁路、公路、水路以及航空等交通方式。据说北京与天津之间,上海与长三角一些重要城市之间已经在公交系统连网,一卡通行了。其实所谓出行不仅是在城市内以及区域性的城市之间,而应该是面向全国的。
那么假如将此推而广之,实行全国交通连网制,每个人依靠身份证办理出行卡,不仅可以刷卡乘坐市区与长途公交汽车,而且可以买船票、火车票与飞机票;假如能够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像管理身份证一样地管理自然人在国内外的出行自由;比如可以实行会员制,对每个需要订票的人均收取年度会员费,以及原则上的放号在一年的不同时候遵循不同等级的限量措施等等。并以这种会员制作为信用等级评定的依据之一。
贾春宝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