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学理科的朋友在自己的QQ中的个性签名,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当时没有乍么在意,后来在想找来看看,结果已经换了。
今天晚上在办公室看学生的作业时,一个思考题,学生答法各一, 千奇百怪,虽有好多可笑之处, 但也不乏有新意的,虽不能说让人看后眼前突然一亮,但让人觉得挺有思路,这只是学生的一次作业,细细想来,如果要是针对一个实际问题, 同水平的人或朋友在一起的话, 那么这种解决的思路办法可能就会更多了,也更有见地了, 说不定会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办法来,这不由地让我想到这位朋友的个性签名上的这句话,也就是说的要不光动手实验,也要集思广义,这也许是她的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有一定的见地。同样,想想我现在学的经济学,平时看的书不少,可有时到用时,还是觉得不够,好多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明白,有时学生问问题时,总是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也许这正是如上朋友所说的那样,一是没有集思广义,与同事交流探讨,积累经验,开阔思路, 二是不做实验,也就是光看了不少书,积累了一些知识, 但更多的时候是没有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多练习,多思考,对一些问题不能烂熟于胸,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不可能与理科一样可以去做实验,这不由地让我想到学习经济学的方法问题,怎样学好经济学呢,朋友那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对学经济学来说,那就是要集思广义,多动手练习,熟练而已,这一点我们的祖先也早已总结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是《庖丁解牛》(战国庄子),另一个故事是《卖油翁》(宋,欧阳修)。这两个故事中的主人翁分别有两句话,一句是解牛庖丁的“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一句是卖油翁的“无他,唯手熟尔”或许这就是学好经济学的真正的终南捷径,不二法门。而我现在可能更多的就是缺少这一熟练程度吧,现在只能在边教边学中进行了,从教学中去熟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