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曝光行政效能投诉案件“底气”何在?


    四川省三台县邮政局副局长曹某参加一次会议时,打了一个代价高昂的瞌睡,四川省纪委、监察厅9月1日向媒体通报说,曹某因打瞌睡已被免职。今年以来,四川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一批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被查处,省纪委、监察厅今天通报了8起典型案件,这就是其中一例。(2008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为了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曾出台各种纪律制度、禁令条例,但是还是有一些“不在状态”的干部屡屡触“线”犯“规”,不拿制度当回事,反拿禁令红线当儿戏,对他们进行及时适当地处分处罚,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是非常必要的。这既是对其本人的一种问责,更是对他人的一种警戒。但是,话说回来,机关干部违反效能建设规定被处分了,无论是对其个人还是对于组织,都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是不太愿意向媒体公开曝光的。那么,四川省纪检监察部门主动将机关干部违规违纪案件集中向媒体公开,进行通报,其“底气”何来?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在自治区领导干部专题学习班结束时说,“干净”与“干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干净的官叫贪官,老百姓痛恨;不干事的官是庸官,既误时又误事,为群众所不齿。“干净”是执政之德,“干事”是执政之要,对领导干部来说,两者都不可少。贪污受贿是腐败,不作为、不干事也是腐败。 

    而现实中,有些机关干部常常以“干净”为“不干事”遮羞,甚至既不干净,又不干事。有的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职不担其责,占着位置不谋事,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心;不愿多管闲杂事,不愿多惹麻烦事;对群众的冷暖疾苦不是满腔热忱地去关心,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能推则推,能躲就躲,懒字当头。工作效率低下,对群众态度冷漠,甚至人为设置障碍,故意刁难。有些干部成天浑浑噩噩、精神萎靡,不知道快步走,不晓得争先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混字当先。等等等等。对此,群众民怨很大。对这样的干部进行严惩重罚,唤醒其责任意识,是改善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的必然要求,既体现了党和政府整治机关作风的决心,也是对群众一个交待。 

    机关干部的作风怎样,效能建设的成效如何,老百姓是“晴雨表”,他们心中自有一杆秤。不管你愿不愿意公开,老百姓自会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而老百姓关于效能建设的投诉、举报,政府机关有没有很好地解决、落实,老百姓又最关心。因此,及时地将机关效能建设的有关情况,特别是一些引起老百姓不满情绪的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全面通报,体现了党和政府接受群众监督的诚心。很多人会顾忌“家丑不外扬”,但是有了丑再隐瞒,就更加丑陋了。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有权知道政府机关的一些情况,尤其是一些可能很“丑”的情况。将之曝光了,可以让群众一方面监督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投诉问题落实的怎样,另一方面监督党和政府对一些典型案件的处置是不是很得当、很科学、很合理,让群众来评价政府、评议机关、评判干部。不要怕群众品头论足,而要让群众心满意足。只有群众满意了,心情舒畅了,才能使我们的工作顺民心、得天下。 

    应该说,很长一段时期,很大部分单位,并不能很好地、自觉地、主动地将一些工作内容,尤其是一些可能带有“负面”的内容,放在阳光下去“晒”、去“烤”,习惯于小范围知晓,甚至是能捂则捂,能掩则掩。即便为了工作需要,需要通报的,也常常只是以“内参”、“简报”等仅限于系统内、部门内通报一下,而且领导还会在“通报”会上煞有其事地宣布,“不得外传”。其实,这些都是权力的非公开运行。殊不知,越是这样遮遮掩掩,越让人觉得其中“有诈”甚至可能“有假”,也容易让一些行政权力的运用不公开、不透明,更难以收到警示和教育的效果。作为一个责任机关、责任政府,既然已经有了“问题”,就应该大胆地承认,勇敢地面对,坚决地公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开曝光行政效能投诉案件,彰显了党和政府推进权力阳光运行的信心。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全部地进行公开,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解放的是自己,拯救的是别人。与其让别人对领导的权力运行瞎猜疑、乱怀疑,还不如将其公开、公开、再公开。 

    一句话,公开曝光行政效能投诉案件的“底气”来自于对政府职责的清醒认识,对人民群众的充分尊重,对权力运行的正确对待。 

    其实,“效能革命”也罢,“问责风暴”也成,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给机关干部拎拎耳朵、敲敲脑袋,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意识,切实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树好政府形象。但是,机关效能建设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形成长效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充分利用查处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从源头上治理的办法,建立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机关行政效能再上新台阶,为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新闻链接: 

    四川曝光一批行政效能投诉案件:开会打瞌睡局长被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