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的“形象观”让子孙后代放心


  9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在广州与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率领的四川省党政代表团举行座谈,就进一步做好广东对口支援四川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和加强两省经济合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汪洋说,广东不搞形象工程,但要注意广东形象,我们援建工程的质量要体现广东水平,使支援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9月27日《南方日报》)

  中央决定实行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要求,举全省之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调集精兵强将全力以赴、积极参与,援助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展示了“广东速度”、“广东力量”,得到了四川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受灾群众的高度赞扬和评价。

  然而,对口支援,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艰巨任务。从编制灾后重建规划,解决受灾群众住房问题,建设和修复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道路、供(排)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到支持灾区恢复和发展生产,千头万绪,任务繁重,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还需要提供大量的财力、物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质量、满足需求,立足长远、解决当前,真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

  为此,在座谈中汪洋书记表示,对于各项援建工程,要严格执行抗震设防要求,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抗震设防标准。城乡居民点和重建项目选址,要避开重大灾害隐患点。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及技术规范,严把设计、施工、材料质量关。绝不能因为赶进度就忽视质量,绝不能因质量问题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绝不能将带有隐患的工程留给子孙后代。

  我感到,汪洋书记的一席话,是对党的宗旨的时代解读,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度诠释,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特别是他所强调的“广东不搞形象工程,但要注意广东形象。”其本身就展示了“广东水平”、“ 广东形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值得借鉴效仿。

  对口支援灾区恢复重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光荣使命,也体现了各地群众对灾区群众的深情厚意,一砖一瓦鉴民心。每一项工作都展示着党委政府的形象,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灾区人民的期盼。

  所以,在对口支援过程中,我们都应树立汪洋书记这样的“形象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尊重自然、科学重建,把科学发展观融入灾后重建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全心全意、实实在在地为灾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造福子孙后代的实事、好事,做到支援重建不留隐患、不留遗憾、不留包袱,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样的“形象观”,带给灾区人民的不仅仅是人力物力上的支援和帮助,更是精神上的支持和鼓舞。

  新闻链接:汪洋:广东不搞形象工程但要注意广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