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重点
提要:2008年统计师考试,《经济学》《统计学原理》《统计分析》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1、恩格尔系数及分类
2、供需法则及例外
3、影响供需的因素
4、政府干预价格的两种方式
第二章1、帕累托最优状态及实现条件、帕累托改进
2、科斯定理
3、市场失灵的4个原因以及政府的主要措施
第三章1、注入效应变量、漏出效应变量
2、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投资=储蓄
3、产出缺口及其意义
4、国内生产总值的缺陷
第四章1、消费函数
储蓄函数
均衡产出
2、乘数的定义。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
税收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3、M1、M2的含义及特点
4、3种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函数
5、流动性陷阱
6、货币供给函数,货币供给=货币乘数*基础货币
7、投资函数
第五章1、失业的4种类型,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与就业的关系
2、扩张性、紧缩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作用
3、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区别
第六章1、国际收支平衡表
2、购买力平价、利率对汇率的影响
3、净出口函数
4、开放经济乘数
5、官方储备资产的5大作用
6、溢出效应、回振效应
第七章1、通货膨胀的定义及类型
2、通货膨胀对收入、对效率、对产出的影响
3、通货膨胀的3种成因
4、怎样抑制通货膨胀
第八章1、生产要素的数量和效率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
2、经济增长的几种类型
3、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4、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5、经济周期的划分
第二部分:《统计分析》
第一章1、统计分析的定义、特征、分类
2、各种计量水平
第二章1、评价标准
2、简单评价:相对比较、相差比较
3、差异评价:基尼系数的计算与用途
4、综合评价:相对化、函数化、标准化消除量纲,综合计分法、距离综合法的应用
第三章1、对回归系数进行标准化处理的方法
2、回归系数检验、方差分析方法
3、生产函数
第四章1、二阶AR模型求解参数
2、扩散指数、合成指数
3、折扣最小平方法
第五章1、统计分析报告标题与导语的写法、结构的安排
2、统计分析报告的评价标准
《统计分析》可能考到的综合应用题(页码是《学习指导》书中的页码)
1、模糊评价法,226-227页第6、7题;2、相对化、标准化、函数化、归一化处理,224页第2、3题;3、功效系数法225页第4题;4、主成分分析,228页第8题;5、技术进步分析:246页第4题;6、循环波动分析:262-263页第1、2、3题。特别注意:相对化、标准化、函数化、归一化处理;技术进步分析。
第三部分:《统计学原理》
第一章1、探究对象5特点;2、总体3特点;3、指标和标志的关系
4、变量种类;5、4种研究方法
第二章1、设计种类;2、调查种类;3、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的区别;
4、分组的作用、分组标志选择的方法3种;5、次数分布种类、统计表的种类;6、总量指标分类;7、相对指标公式;8、加权算数平均数的2个影响因素、算术与调和的关系;9、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关系;10、标准差的计算,标准差系数的公式和应用条件
第三章1、时间数列种类、2个因素、编制原则;2、平均发展水平与一般平均数的关系、计算;3、发展速度中,定基与环比的关系,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4、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5、时间数列的分解模型;6、直线方程中,参数的求法;7、直线、指数曲线、抛物线模型配合的条件;8、季节指数公式
第四章1、指数的3性质;2、指数分类;3、样本要求;4、数量指数、质量指数的编制规则及计算;5、平均指数、综合指数的关系;平均指标指数应用条件及公式
第五章1、抽样调查作用;2、参数、统计量的定义、特点;3、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4、抽样平均误差、极限误差公式;5、样本单位数的影响因素;6、样本分布与抽样分布的不同;7正态分布的3特点
第六章1、点估计的3种方法;2、矩估计法的原理;3、估计量的标准:无偏性有效性;4、区间估计方法
第七章1、假设检验的步骤;2、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3、单边、双边检验的拒绝域;4、均值和方差的检验
第八章1、相关关系种类;2、相关系数计算、特点;3、回归和相关的区别;4、直线回归方程Y=A+BX中,参数A、B的求法,B的含义;5、复相关系数、决定系数。
《统计学原理》可能考到的综合应用题(页码是《学习指导》书中的页码)1、标准差18页3题;2、时间数列28-29页1、2题;3、指数42-43页2、3题;4、抽样调查55页2题、63页2题、69页1题。特别注意时间数列和指数的综合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