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三聚氰胺门”集中爆发,成为中国乳业的耻辱日!然后再由奶粉波及至液态奶,国产领军品牌包括三鹿、蒙牛、伊利、光明、雅士利、圣元等企业无疑幸免。
在危机发生后,三鹿自不用说了,遮遮掩掩,出尔反尔,问题最为严重,单就后者几个有少量批次和轻微含量的企业先后发布的《郑重承诺》中,即可以看出,各企业危机应对技巧和“认罪态度”亦有较大的区别。
首先,数家企业中,唯有蒙牛一家在措辞中使用了“道歉”的字眼,其他企业使用的都是“歉意”,一字之差所体现的企业诚意,对问题严重性的认识立即显现,后者有未自己开脱的意图。道歉说明你犯了错误,而歉意仅仅指你疏忽了。用蒙牛牛根生的话说,所有人都脱不了干系,企业每一个员工都是促成问题的一分子。其次,多数企业都试图把问题转移到奶农身上,尤其伊利,还特别提出将“加强对奶农的管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似乎进一步彰显问题是奶农,不在我身上!尤其伊利,还特别强调含量很低,似乎这样自己就没有太多责任可以承担,而且还进一步强调了“奥运质量”,这个时候明显显得太多嘴!而与此相反的,蒙牛则率先在承诺中强调,“为了维护奶农的利益,凡经检验合格的原奶将继续收购。”这体现了一家企业不仅在承担责任,也在积极维护奶农的利益,维护产业链的持续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划清界限。此后,雅士利、光明也发布了类似的生命,虽然有借鉴的嫌疑!第三,唯有圣元宣布,将对内蒙、河北的工厂实施无限期关闭,体现了他破釜沉舟不惜一切代价拯救行业和企业的决心。但圣元存在一点不合时宜的地方是,在生命中一再标榜“社会责任”,此刻他是没有资格提及这个字眼的,毕竟问题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