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当硬任务抓,强卫抓得好!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日前在一次省委常委会上说,气势恢宏、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从文化角度极大展示了国家软实力。这种文化软实力就是竞争力。我们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虽然不能和中、东部攀比,但是,也一定要整合独有的民族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使其不断促进、拉动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9月16日《人民日报》)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只是经济和武力强盛,而文化、外交方面的影响力不够,就算不上世界强国。

    特别是现在经济的发展,包括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缺少文化含量是断然不行的。文化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经济活。比如,旅游。旅游的大发展,要靠文化来支撑。我们每年都有很多人出国考察或旅游,出国看什么,主要是看文化。无论哪一个人,到了法国都会去看卢浮宫、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凯旋门,正是这些文化载体使它们成为名扬世界的景观。而我们很多地方的旅游层次始终不高,原因之一就是与旅游融为一体的文艺活动少得可怜,文化气息、文化氛围相当薄弱。还有我们的城市建设,要突出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要提升一个城市的品位、形象、档次,靠多盖几座高楼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文化。

    正因为如此,强卫书记特别强调,今天,我们要树立新观念,理出新思路,不能改革开放快30年了,思想还停留在30年前,怀恋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体制。青海已经创造出“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三江源民族文化节”等叫得响的文化品牌,独具民族文化魅力的“热贡神韵”、“藏乡歌舞”、“土族表演”等品牌也在建设发展之中。我们青海经济实力不强,投点钱做点事业不容易,一些投资很大的文化产业项目,不能长久闲置起来,必须让其充分发挥作用。我们一定要把文化软实力当作硬任务来抓,当作自己的切身利益来做。

    我感到,这是一种清醒、一种理性、一种成熟,是真正重视发展先进文化的科学态度,显示了青海省委、政府在中国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增强乡土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决心和信心,展示了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勇于和善于吸收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服务的开放心态和博大胸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看来,一方文化也能养一方人。我们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让人民群众日益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得到文化的实惠,让他们不断提高共享科学发展成果的幸福感。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见贤思齐,见贤思超,像强卫书记这样,把文化软实力当硬任务来抓,通过创新与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及其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新闻链接:青海省省委书记强卫:把文化软实力当硬任务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