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卷烟厂生产的"好日子"牌香烟,大概在国内并没有太显赫的影响,即使在深圳,也不一定很受烟民的青睐。晚上,老T很得意地给我看他的“战利品”---两条精装“好日子”香烟。说是单位组织退休员工参观卷烟厂,厂领导给每人赠送的烟卷。老T还对该厂的企业文化赞不绝口,说很多职工能写善画,拿出一本名叫“好日子”的装帧精美的画册指给我看。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开眼,书法和绘画作品确实水平相当高,有些作品不逊色于专业人士。
老T还介绍说,卷烟厂每年还要限制产量,工作不累。想想也是,卷烟行业是国内少有的几个不许民营经济进入的垄断高利润行业,正式职工不仅生产不辛苦,钱也比在其他企业挣得多,如此有闲加有钱,当然能培养出这么多的情趣出来。这种生活在市场经济中已经很稀有了,没有压力,物质丰裕,所以才能在精神方面有所追求。卷烟厂的职工确实是过着“好日子”,难怪他们由衷地爱使用这个名字呢。
改革开放初期,有个时髦的词"铁饭碗",指得是国有企业的工作机会,而在民营企业的工作被称为"瓷饭碗"。而今,捧着“铁饭碗”的人不多了,但是捧着“金饭碗”的人却大量存在于垄断性国有企业里。这些人在众多劳动者中很显眼,有资料显示,2005年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达1.07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高出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部分约9200亿元,这为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做了注脚:“银行加证保(证券、保险),两电(电力、电信)加一草(烟草),石油加石化,看门的拿不少。” 而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1990年最高行业工资是最低行业的2.57倍,2005年达到了7.78倍。2006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为21001元,国有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为22112 元,而15个典型垄断行业职工合计的平均工资的平均数达到了38496元,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工资的平均值达到了34963元,是全国的1183倍,远远超过全国的一般水平。他们的高收入并非来源于为社会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劳动,而是由行政性垄断政策造成的。
在中国,属于非市场化形成的垄断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原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新闻出版等十几个行业。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行业不属于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就是说,民营企业不会因为高资本或高技术门槛而无法进入。实际上,是行政政策形成了进入障碍,比如烟草行业专营专卖,电信、新闻等的国家控制。
只要是垄断行业,就能形成高收入和高利润,如烟草行业上缴利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是第一利税大户。这些垄断行业无偿或者低价占有社会公共资源,依靠垄断经营来获得垄断利润。经营主体属于国有企业,垄断利润本应属于全民所有,但由于制度性缺陷, “内部人控制”现象相当突出,表现为在利益分配中,本应代表国家利益的单位法人,尽量减少向所有者(国家)的上缴的份额,将很大一块利润留存在企业,并采用各种手段分配给企业职工,甚至出现企业亏损而职工工资收入不仅不降反而增加的怪现象。垄断企业作为一个 “所有者缺位”的利益集团常常在与社会公众博弈的过程中,常常能够成功地“俘虏”政府。这些垄断行业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普遍低于国外同行甚至是民营企业,业内专家曾指出:“国有电厂冗员很多,比如30万千瓦机组的企业,民营电厂一般只需要300人左右,而他们要1000人。”垄断企业越是“亏损”越有补贴,比如在国内油价一再调高的情况下,国家连续两年各拿出100多亿元,补贴石化行业。企业毫无改进成本结构,提升生产效率的动机,而补贴也将最终由全民买单。中国的垄断企业,实质是“国营民有”,这个“民”不是指“全民”,而是企业领导人、经营者及其员工。
垄断行业的好日子不只来自高出其他行业很多的工资收入,还有一些无法核算的非货币收入。据有关资料显示,电力、电信、烟草、金融、保险、民航、铁路等垄断行业职工平均货币收入加实物分配等,比其他行业高出5到10倍。一个很搞笑的事例发生在广州地铁公司,地铁公司除了对地铁员工实行免票政策外,每个员工还有3名直系亲属的名额可以免票。对此,广州地铁公司的解释是:目前国际恐怖势力猖獗,地铁又是恐怖分子的重点袭击对象,地铁员工的力量毕竟有限,其家属可以担负起地铁义务安全员的重要职责。这只是一个不高明的借口,近年对垄断行业高收入曝光,迫使一些垄断行业采取减薪应对公众指责。但一面降低表面福利,另一面却采取超标多缴住房公积金的方法,使住房公积金变相成为这些单位职工高收入外的又一高福利。据了解,在全国一些效益好的垄断行业,将各类补贴、津贴打入住房公积金账户,作为职工福利发放,借此逃避监督的方法很盛行。垄断行业利用掌握的公共权力优先使自己受益,享有不应该的‘福利’,本质上是私占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导致国有资产被均摊到垄断性行业职工的口袋里。
处于改革转型期阵痛的我国大多数竞争性行业里,买方市场已经形成,除非有重大的技术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企业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假设烟草行业也像其他行业一样容许民营经济加入竞争,卷烟厂的职工还能像这样清闲安逸么?当然不会。那么其他企业的职工为什么就享受不到这样的生活景遇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工作的企业不属于垄断行业。这就是不公平的一个例子了。垄断性企业于市场竞争中的企业,由于“不同的出身”而演绎的“命运的不同”,少数人仅仅由于身处国有垄断行业,就获得远好于身处非国有垄断行业人们的生活,这种机会不公平使多数人产生被掠夺感。这种感受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往往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沉重。人民日报所属的《人民论坛》杂志曾就民众对当前工资的满意度及工资差距等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对当前工资状况不满意的达96.5%;认为国有垄断行业工资差距最大的占73.5%。
机会的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这个问题本不难解决,为什么还不去解决呢?这些都是简单的问题,有明显的答案,却没有明确的解决意向,难道垄断性企业真能永久地过着这样滋润的“好日子”么?我看不会的,今天如果还可以,那么明天呢?后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