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学教师的岗位整整七年了,很巧,我在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上海师范大学任教也是七年。与我任教的前两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宁波大学相比,我在上师大的学生中,最不同的是,有一些是非学历招生的,我们叫它自考班。在我1998年春季任教的上师大法商学院的一个自考班里,有一个叫刘紫绡的女学生,她是我在上师大任教的七年里印象最深的学生,也是我最喜欢的学生。
刘紫绡是上海姑娘,家在上海的杨浦区,人长得很漂亮,有着上海女孩特有的纤细身材和白皙皮肤。刚到他们班上课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她;上了几次课以后,我发现她老是坐在第一排的中间,上课的时候专注地看着我。我准备的那些包袱和笑话,对她特别起作用,只要包袱一抖出来,她就会哈哈大笑。人们常说:人长得漂亮穿什么衣服都漂亮,刘紫绡就是这样。已经过去十年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她有一次上课时,穿了一件深紫红的连衣裙,那裙子正合她的腰身,衬着她娇好的面容,让她看起来漂亮极了!
一学期的讲课结束了,在这中间,我们很少说什么,直到这年的暑假。那时,我还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里。有一天,我到校门口去买了几个西瓜,然后,吃力地往宿舍拿着。快走到宿舍楼了,看到刘紫绡站在路着,她热情地说:“任老师,我来帮你拿吧?”我虽然很吃力,可看着她娇小的样子,我一笑:“你能拿得动?”她很认真的样子:“我力气很大的”。我无论如何不能让那么精致的女孩帮我干体力活,我说:“我慢慢拿吧”,她还是执意帮我把一个西瓜拿到了宿舍。从这以后,刘紫绡就经常到我宿舍里来找我聊天。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按上师大的教师福利政策,买了校外的居民房,搬到校外的居民小区去住了。
1999年春天,刘紫绡到我家里来聊天,她说很想到外地去寻找发展的机会,说很喜欢北京。刘紫绡虽然是典型的江南女孩的样子,可她的性格一点儿不像南方女孩那么含蓄和矜持,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她却不喜欢说上海话。我觉得从个人发展来说,北京很有戏,我鼓励她去北京看看。我在北京读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在国家气象局工作的好朋友-刘振华,我给刘振华打了个招呼,让刘振华把刘紫绡安排在国家气象局的招待所里。刘紫绡到北京之后,几乎每天给我打一个电话。她虽然是个小姑娘,可为人处事方面还挺周到的:在京期间,刘振华开着自己的车子,带着她跑了几个单位,她为了感谢人家,临走的时候,买了一个进口剃须刀送给了刘振华;当然,她也没忘了给刘振华当时的小爱人买一套化妆品。
一天,刘紫绡打电话给我,说她要回上海了,说一回来就到我家里来。当天晚上十点,刘紫绡来了。我很惊讶:怎么那么快?她说坐飞机回来的。我问她为什么要花比坐火车贵几倍的飞机票钱急着赶回上海?她说她专门去全聚德给我买了只烤鸭,尽快地拿回来会更好吃,如果坐火车带回来,时间长了,味道就变了。我感动极了,一时不知道该对她说些什么。我想起之前我们聊天的时候,我说过:“我在北京上学的时候,最喜欢吃北京全聚德的烤鸭了”。没想到我随便的一句话,她就记住了,真带全聚德的烤鸭来了,而且还为此坐了飞机。后来,我们上师大法商学院的老师们集体去旅游时,我把这件事讲给大家听,一位中年女教师感慨地说:“如果我老公这样对我就好了。”
我把刘紫绡带来的配烤鸭的薄饼蒸热,她把烤鸭切成薄片,我们吃起了冷烤鸭;尽管冷吃烤鸭的味道,与我原先在北京全聚德店里吃刚烤出来的烤鸭是无法相比的,可是,我却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们一面吃一面说,直到深夜两点多钟她才离去。后来她对我说,回去的时候,学校宿舍的大门已经关掉了,她就在学校旁边的一家小宾馆里花150元住了一夜。
刘紫绡她给我说,她还有个哥哥,父母不知为什么不太喜欢她;她曾经问父母她是不是不是父母亲生的,父母说是亲生的。她说,从小她就感觉不到太多家庭的温暖,因此,她经常会从家里跑出来住到女同学家里去,时间长了也习惯了。也因从小有这样的经历,让她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立性。高中毕业后,她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红茶馆,赚了一些钱后,她又想到,要到大学里来读点书。
我没有问过刘紫绡有没有谈过恋爱,我们也从来不谈感情的话题。那天晚上之后,我有一种深深地遗憾:我虽然身为男儿身,可我面对这样如花似玉又善解人意的女孩,却不能产生哪怕是一点点的性冲动;我想,换成别的男人,早就疯狂地追求她了。
那天晚上,我们在聊天的时候还说到一个话题:我那套位于上海市郊的学校以福利价格卖给我的房子,离我上班的上海师大太远了,这样,我上下班不太方便;刘紫绡说,她哥哥在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做事,她想问问哥哥,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帮我换到上师大附近去。本来我认为这话是随便说说的,可是,之后没几天,刘紫绡就告诉我,房子找到了,是紧贴上师大校园的一个建设部的样板小区。后来我才知道:很多有名的电视剧,比如《孽债》、《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等,都曾来这个小区拍外景。刘紫绡帮我找到的虽然是套二手房,可是,那家人家买到该房子后,就一直没有装修,空关着,和一手的毛坯房,实质上是一样的;这套房子位于这个多层小区的四楼,光线特别好。我去看了一下,就马上付了定金。这套近四十平方米的房子,当时买到的时候,我只花了九万二千元,而现在,由于它紧邻着上海新建的时尚的圆形火车站—上海南站,总价已经升到了七十万元左右。
1999年春季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从上海郊区搬到了这里。而刘紫绡,在上完了上师大的一个自考专业之后,又换了一个专业,继续在上师大读书。我的小区和上师大仅隔一条马路,刘紫绡经常来我这儿聊天。尤其是过春节和我过生日的时候,刘紫绡到时候都会过来的。
2001年秋天,我离开了上师大;2003年,我进了上海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做总经理助理。这时候,刘紫绡也从上师大毕业了。我给我们那个公司的老板说了说,老板让刘紫绡在公司做了前台接待。这样,我们就有了在一个公司做事的经历了。刘紫绡感谢我帮她介绍了份工作,拿到薪水的第一个月,请我在上海淮海路上的全聚德店吃烤鸭。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完全没有了原来的师生感,多年交往下来,我们已经很熟了,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做了几个月,刘紫绡辞职了,和朋友去澳大利亚旅游,在那儿呆了半年。期间,她给我打了两次电话;每隔一两个星期,她都要寄一张明信片给我,明信片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尽可能多地告诉我她在澳洲的经历。
2004年,我离开别人的知识产权公司开了自己的代理公司,刘紫绡从澳洲回来后一心一意地学起了英语。那年中秋节的前夕,刘紫绡叫我到她租住的上海影城附近的一个路口去等她,她把两盒精致的月饼递给我,说是朋友送给她的,她不喜欢吃月饼。年底,她去了英国。刚去的时候她给我打了个电话,之后,就再没有音信了。
我经常听到有人把教师职业说得挺悲壮的,好象教师职业总是和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似的;我在大学教了十八年,从来没有感觉到这个职业有什么悲壮的。我觉得教书的过程很享受,在课堂上的演说既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爱好,几天不上课,我就会盼着那开讲时候的到来。而在讲的时候,我总觉得时间特别短,怎么还没说够就下课了;学生们也是,每当我说下课的时候,学生们都楞在那里,一脸的意犹未尽,还没听够似的。也因此,我这一生不可能放弃教学工作,原来我是职业教师,现在离开大学自己开公司了,可是,我那以讲为乐的天性不会有丝毫的改变。我现在主要的讲学,是在长三角各大城市讲我的专业-专利实务。
不过,在社会上的讲学讲座与在大学里任教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听众很少会像大学生那样和老师有更多的课下交流。所以,我印象最深的学生,还是以前在大学里的学生;每当教师节来临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学生。作为教师来说,我认为教师节最珍贵的礼物,就是难以忘怀的师生情了!
刘紫绡是上海姑娘,家在上海的杨浦区,人长得很漂亮,有着上海女孩特有的纤细身材和白皙皮肤。刚到他们班上课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她;上了几次课以后,我发现她老是坐在第一排的中间,上课的时候专注地看着我。我准备的那些包袱和笑话,对她特别起作用,只要包袱一抖出来,她就会哈哈大笑。人们常说:人长得漂亮穿什么衣服都漂亮,刘紫绡就是这样。已经过去十年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她有一次上课时,穿了一件深紫红的连衣裙,那裙子正合她的腰身,衬着她娇好的面容,让她看起来漂亮极了!
一学期的讲课结束了,在这中间,我们很少说什么,直到这年的暑假。那时,我还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里。有一天,我到校门口去买了几个西瓜,然后,吃力地往宿舍拿着。快走到宿舍楼了,看到刘紫绡站在路着,她热情地说:“任老师,我来帮你拿吧?”我虽然很吃力,可看着她娇小的样子,我一笑:“你能拿得动?”她很认真的样子:“我力气很大的”。我无论如何不能让那么精致的女孩帮我干体力活,我说:“我慢慢拿吧”,她还是执意帮我把一个西瓜拿到了宿舍。从这以后,刘紫绡就经常到我宿舍里来找我聊天。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按上师大的教师福利政策,买了校外的居民房,搬到校外的居民小区去住了。
1999年春天,刘紫绡到我家里来聊天,她说很想到外地去寻找发展的机会,说很喜欢北京。刘紫绡虽然是典型的江南女孩的样子,可她的性格一点儿不像南方女孩那么含蓄和矜持,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她却不喜欢说上海话。我觉得从个人发展来说,北京很有戏,我鼓励她去北京看看。我在北京读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在国家气象局工作的好朋友-刘振华,我给刘振华打了个招呼,让刘振华把刘紫绡安排在国家气象局的招待所里。刘紫绡到北京之后,几乎每天给我打一个电话。她虽然是个小姑娘,可为人处事方面还挺周到的:在京期间,刘振华开着自己的车子,带着她跑了几个单位,她为了感谢人家,临走的时候,买了一个进口剃须刀送给了刘振华;当然,她也没忘了给刘振华当时的小爱人买一套化妆品。
一天,刘紫绡打电话给我,说她要回上海了,说一回来就到我家里来。当天晚上十点,刘紫绡来了。我很惊讶:怎么那么快?她说坐飞机回来的。我问她为什么要花比坐火车贵几倍的飞机票钱急着赶回上海?她说她专门去全聚德给我买了只烤鸭,尽快地拿回来会更好吃,如果坐火车带回来,时间长了,味道就变了。我感动极了,一时不知道该对她说些什么。我想起之前我们聊天的时候,我说过:“我在北京上学的时候,最喜欢吃北京全聚德的烤鸭了”。没想到我随便的一句话,她就记住了,真带全聚德的烤鸭来了,而且还为此坐了飞机。后来,我们上师大法商学院的老师们集体去旅游时,我把这件事讲给大家听,一位中年女教师感慨地说:“如果我老公这样对我就好了。”
我把刘紫绡带来的配烤鸭的薄饼蒸热,她把烤鸭切成薄片,我们吃起了冷烤鸭;尽管冷吃烤鸭的味道,与我原先在北京全聚德店里吃刚烤出来的烤鸭是无法相比的,可是,我却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们一面吃一面说,直到深夜两点多钟她才离去。后来她对我说,回去的时候,学校宿舍的大门已经关掉了,她就在学校旁边的一家小宾馆里花150元住了一夜。
刘紫绡她给我说,她还有个哥哥,父母不知为什么不太喜欢她;她曾经问父母她是不是不是父母亲生的,父母说是亲生的。她说,从小她就感觉不到太多家庭的温暖,因此,她经常会从家里跑出来住到女同学家里去,时间长了也习惯了。也因从小有这样的经历,让她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立性。高中毕业后,她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红茶馆,赚了一些钱后,她又想到,要到大学里来读点书。
我没有问过刘紫绡有没有谈过恋爱,我们也从来不谈感情的话题。那天晚上之后,我有一种深深地遗憾:我虽然身为男儿身,可我面对这样如花似玉又善解人意的女孩,却不能产生哪怕是一点点的性冲动;我想,换成别的男人,早就疯狂地追求她了。
那天晚上,我们在聊天的时候还说到一个话题:我那套位于上海市郊的学校以福利价格卖给我的房子,离我上班的上海师大太远了,这样,我上下班不太方便;刘紫绡说,她哥哥在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做事,她想问问哥哥,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帮我换到上师大附近去。本来我认为这话是随便说说的,可是,之后没几天,刘紫绡就告诉我,房子找到了,是紧贴上师大校园的一个建设部的样板小区。后来我才知道:很多有名的电视剧,比如《孽债》、《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等,都曾来这个小区拍外景。刘紫绡帮我找到的虽然是套二手房,可是,那家人家买到该房子后,就一直没有装修,空关着,和一手的毛坯房,实质上是一样的;这套房子位于这个多层小区的四楼,光线特别好。我去看了一下,就马上付了定金。这套近四十平方米的房子,当时买到的时候,我只花了九万二千元,而现在,由于它紧邻着上海新建的时尚的圆形火车站—上海南站,总价已经升到了七十万元左右。
1999年春季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从上海郊区搬到了这里。而刘紫绡,在上完了上师大的一个自考专业之后,又换了一个专业,继续在上师大读书。我的小区和上师大仅隔一条马路,刘紫绡经常来我这儿聊天。尤其是过春节和我过生日的时候,刘紫绡到时候都会过来的。
2001年秋天,我离开了上师大;2003年,我进了上海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做总经理助理。这时候,刘紫绡也从上师大毕业了。我给我们那个公司的老板说了说,老板让刘紫绡在公司做了前台接待。这样,我们就有了在一个公司做事的经历了。刘紫绡感谢我帮她介绍了份工作,拿到薪水的第一个月,请我在上海淮海路上的全聚德店吃烤鸭。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完全没有了原来的师生感,多年交往下来,我们已经很熟了,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做了几个月,刘紫绡辞职了,和朋友去澳大利亚旅游,在那儿呆了半年。期间,她给我打了两次电话;每隔一两个星期,她都要寄一张明信片给我,明信片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尽可能多地告诉我她在澳洲的经历。
2004年,我离开别人的知识产权公司开了自己的代理公司,刘紫绡从澳洲回来后一心一意地学起了英语。那年中秋节的前夕,刘紫绡叫我到她租住的上海影城附近的一个路口去等她,她把两盒精致的月饼递给我,说是朋友送给她的,她不喜欢吃月饼。年底,她去了英国。刚去的时候她给我打了个电话,之后,就再没有音信了。
我经常听到有人把教师职业说得挺悲壮的,好象教师职业总是和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似的;我在大学教了十八年,从来没有感觉到这个职业有什么悲壮的。我觉得教书的过程很享受,在课堂上的演说既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爱好,几天不上课,我就会盼着那开讲时候的到来。而在讲的时候,我总觉得时间特别短,怎么还没说够就下课了;学生们也是,每当我说下课的时候,学生们都楞在那里,一脸的意犹未尽,还没听够似的。也因此,我这一生不可能放弃教学工作,原来我是职业教师,现在离开大学自己开公司了,可是,我那以讲为乐的天性不会有丝毫的改变。我现在主要的讲学,是在长三角各大城市讲我的专业-专利实务。
不过,在社会上的讲学讲座与在大学里任教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听众很少会像大学生那样和老师有更多的课下交流。所以,我印象最深的学生,还是以前在大学里的学生;每当教师节来临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学生。作为教师来说,我认为教师节最珍贵的礼物,就是难以忘怀的师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