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张春贤书记所说的“解放思想”,蕴含着一种清醒,包含着几分哲理,折射出一种明智,放射出几许光华,体现了新时期领导干部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更体现了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气魄和决心。
解放思想,是我们党的理论精髓,也是我们事业前进的先导。一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党和人民在解放思想的旗帜下,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历史。今天,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激情,需要智慧,需要财力,但最需要的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实践表明,从事今天的建设和改革,照搬以往的经验不行,过去的本本中也没有现成答案,唯一正确的出路,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然而,现实生活中,正如张春贤书记所指出的,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一讲解放思想,都觉得自己比别人做得好,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差距很大。比如,有的“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开放不诚心,合作不情愿,错失发展良机;有的“肥水不流外人田”,有了好项目,自己做不来,又不让别人做,错过建设机遇;还有的抱着手中的权力和狭隘的部门利益不放,用一些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阻碍经济发展。所以,解放思想必须从领导干部做起,在开拓创新中提高执行力。
解放思想不是空洞的会议讲话,也不是嘴上说说的解放,而是要把解放思想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在工作思路中,体现在决策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带动群众参与。领导干部具有领路和示范作用,领导观念新,则群众观念新;领导观念旧,则群众观念旧。思想观念落后的单位和乡村,主要责任在领导,不在一般干部群众。有了开放的领导,才会有开放的群众。领导是发展的关键,不仅要带头解放思想,还要引导群众解放思想。领导是解放思想的重点,有了开放的领导班子,部分群众的保守思想,便会迎刃而解。即使有少数比较固执的群众,领导干部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也才有办法去做通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因此,哪个地方的领导思想解放得早,哪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就快;哪个地方的领导思想观念落后,哪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就慢。
可见,解放思想,多一些深化、细化、具体化,少一些空话、套话、不管用的话,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要求、人民的希望。领导干部要把握大势,统揽全局,提高领导能力,在更高的层面上、在更广的范围内,以更新的思路进一步开创发展新局面,关键在“解放思想”,出路“解放思想”,希望也在“解放思想”。这是衡量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