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温总理始终把尊重知识分子放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首位,这是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根本所在。时下,奥运盛会将至,国事繁忙,日理万机的温总理,仍不忘97岁的老一辈科学家季羡林先生的生日,提前给老人家祝寿;仍不忘每年看望一次的“约定”,如约看望钱学森和何泽慧老人,这样的画面,不仅定格在摄影记者的镜头里,定格在老科学家的心中,更定格在全国人民的心中,令人振奋,让人感慨。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若要想在科学技术和经济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个基本的、首要的条件,就是拥有一支宏大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世界上无论是军事上的,还是经济上的竞争,本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
所以,我想,温总理在百忙的工作之中专门看望为我国科技、文化、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季羡林、钱学森和何泽慧老人,寓意深远,不仅体现了温总理对老一辈科学家的尊重和关怀,体现了对弘扬科学精神的无限希望,昭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对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队伍的强烈愿望,更是对科技、文化、教育战线上广大后来人的教育、激励和鞭策。
因此,我感到,温总理“一诺千金”, 如约看望老一辈科学家,与其倾心交谈,这是精神的交流,是心灵的畅谈,是崇高境界的合奏,是理想人格的共鸣,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
国之兴衰,关键在人。对人才的态度,实质上是对党的事业的态度。有资料介绍说,法国思想家圣西门曾设想:假如法国突然损失了自己的50名优秀物理学家,50名优秀化学家,50名优秀数学家,50名优秀诗人,50名优秀作家……法国马上就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而要重新培养这样一批人“至少需要整整一代的时间”。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实现科学发展,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知识,离不开人才。所以,一个有责任感、事业心的领导者,都应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心系之、情聚之、利倾之、礼遇之。这就像我国一位古代哲学家所说的,“礼以顺人心为本。”通过创造环境,精神激励,使人才心情舒畅,全身心报效国家,这是古今中外所积累的成功经验。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我国已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要加快推进这一进程,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所以,我们必须要读懂温总理的“一诺千金”内涵,理解实质,领悟真谛,像当年宣传学习焦裕禄、雷峰那样宣传他们、敬仰他们,学习他们,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深入人心。这样,我们国家和民族振兴的伟业才能大有希望,大有前途。
新闻链接:温家宝看望季羡林、钱学森和何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