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乐 李勇
珠江经济2007年第8期
[摘要]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陆续发布以后,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增大,这给畅快习惯于固定汇率制的珠三角经济会带来一定的冲击。特别是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人民币汇率改革对经济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从经济严业、中小企业以及商业银行三个角度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升值对珠三角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引言
自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由于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干预的频率高、力度大,人民币实际上牢牢钉住了美元。实践证明,积极稳健的汇率制度为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维护地区和世界金融经济的稳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稳定的汇率制度展现出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但是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市场化的不断推进,过于刚性的人民币汇率不能有效地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并且由于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升级。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有实力也有责任采取更加灵活的姿态来迎接全球化经济的挑战。
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银监会的周密安排和统筹规划,中国人民银行于
从图l~图4可以看出,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幅明显增加,特别是对美元和港币汇率,出现了大涨小跌、逐步盘升的特点。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接近5%。2007年以来,人
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步伐正在加快,目前已突破了7.73元整数关口。据国际投行瑞银估计,人民币2007年的升值幅度可能由4%扩大到6%~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珠三角一直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依赖特殊的地缘和区位优势,珠三角吸收了大量的海外投资,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开发,珠三角对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影响日益加深,所以对珠三角经济形势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从1987年至2005年,广东的对外贸易额一直居我国首位。广东海关资料显示,广东的贸易额从1987年的210.37亿元激增到2005年的4279.81亿元,增长了20.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7.8%,2005年广东的进出口额均位居全国第一。从1998年到2002年,珠江三角洲的外贸依存度由l67.18%上升到191.14%;生产依存度由49.04%升至54.95%,外向型的经济特征明显,并且市场早已习惯了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运作,所以此次汇率改革会给珠三角经济带来不少的冲击。
本文从能够综合反映珠三角区域特征的产业经济、中小企业以及商业银行三个角度分析了汇改对珠三角经济的影响,试图从中发现一些普遍性的经济规律,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汇改对珠三角产业经济的影响
在外贸方面,珠三角经济在市场结构上过分依赖日美欧传统大市场。据统计,2003年广东对香港、美国、日本、欧盟、东盟的出口额为l31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6.2%,其中香港和美国为广东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并且贸易规模还在不断增加,2004年贸易额的增幅分别为25.8%和28.8%。但从图1和图4可以看出,从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和港币一直在不断升值,所以珠三角进出口贸易的这种格局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汇率风险。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经济产业的影响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
表1珠三角六大产业经济指标
|
总产值(亿元) |
增长幅度(%) |
市场占有率(%) |
|
新兴 支柱 产业 |
电子信息 |
4012.4 |
21.04 |
36.63 |
电器机械 |
1476.6 |
25.33 |
20.94 |
|
石油化学 |
680.7 |
27.62 |
9.41 |
|
传统 支柱 产业 |
纺织服装 |
1062.7 |
24.53 |
12.87 |
食品饮料 |
|
22.70 |
9.03 |
|
建筑材料 |
|
21.20 |
12.84 |
数据来源:《2003广东统计年鉴》
因为持有大量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的大型企业,如航空、电力、电信等大型企业,这些企业持有的外币资产或者负债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遭受汇率风险;另一类是对汇率有较强依赖的企业,比如农产品、纸类、黑色金属、木质装饰品等一些传统出口项目,以农产品为例,人民元升值不利于农产品的出口,会影响农业生产的产量,降低农民的收入,但是人民币的升值有利于国外优质生产资料的进口,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长期来看,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所以,人民币升值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不尽相同。
表1给出了珠三角六大产业的经济指标,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为36.63%,远高于珠三角其他新兴支柱产业的份额;而在传统支柱产业疗面,纺织服装业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为12.87%。电子信息产业和纺织服装业是珠三角最大的两个支柱产业,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珠三角经济的特点,并代表了珠三角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珠三角经济的区域特征,首先分析人民币升值对这两大支柱产业的影响。
珠三角是我国重要的先进产业制造基地,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广东省外贸出口的最大行业之一,占外贸总额的21%。以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为主体,珠三角形成了经济规模4000多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规模居全国之首,电脑部件产量已超过全球产量的l0%。②电子信息产品生命周期短的特点决定了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和售价都对汇率的变动有较强的敏感性。珠三角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附加值低,降价空间小,人民币的升值会降低电子信息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对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产生较大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电子信息产业对进口产品的需求较低,加上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这可能会直接抵消电子信息产业可能因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进口受益。③
珠三角纺织业是中国纺织产业的“缩影”,来自中国纺织品工业协会的《广东省纺织服装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广东省纺织工业总产值和销售额在全国排名第三,但却是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最多的省份,在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值中占销售产值的56%,在外资企业出口中,这一比例更高。珠三角纺织业虽然出口比重较高,但并没有改变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局面,仍以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品牌效应,产品附加值低。
近年来,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与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一直是摩擦不断,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我国纺织业的产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将失去价格优势,并且对于我国的纺织品行业来说,进行新的产品
表2 2003年珠三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单位:亿元)
指标 |
大型企业 |
中型企业 |
小型企业 |
中小企业/全部企业 |
企业单位数 |
167 |
2621 |
16276 |
99.12% |
工业总产值 |
5729.43 |
7142.47 |
5756.11 |
69.24% |
产品销售收入 |
5717.47 |
7505.8 |
5368.77 |
69.25% |
利润总额 |
327.42 |
459.42 |
179.55 |
66.12% |
年平均从业人员(万) |
80.95 |
256.15 |
279.97 |
86.88% |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2004》。
表3 广东民营企业从事的行业分布比率
行业 |
批发零售贸易 |
制造业 |
社会服务业 |
交通运输业 |
其他 |
比率 |
61.42 |
|
12.69 |
5.58 |
6.10 |
数据来源:广东商学院经贸学院课题组《面对入世的广东省民营企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南方经济》2003年第6期。
表4 珠三角民营企业注册资金构成(单位:万元)
注册资本 |
100以下 |
l00~500 |
500~1000 |
1000以上 |
比率 |
59.1 |
23.6 |
10.1 |
7.2 |
的产品研发以及新的技术改造,在短时期都难以实现。由于受企业生产规模、生存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纺织企业只能继续维持大规模出口,因而受汇率风险的影响较大。据纺织工业协会测算,人民币升值2%,纺织业出口将会减少25亿美元,工业总产值会下降近3.5个百分点,可见纺织业出口对经济的影响有多么大。④所以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在短期内对珠三角纺织品的出口以及珠三角整个工业总产值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纺织业的国际贸易环境将更加严峻。
目前,广东出口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10个产业中:服装业、文体用品、皮革业、食品加工和制造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金属制造业、橡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这l0个行业均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并且很大部分出口到了香港和美国,所以人民币升值会对这些产品的出口造成不小的冲击。⑤
三、汇改对珠三角中小企业的影响
对于广大的出口型中小型企业来说,人民币汇率改革所带来的冲击可能更大,因为出口型的中小企业没有大型企业那么强的抵抗汇率风险的能力。
中小企业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珠三角中小企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表2给出了珠三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布局,从表中可以看出,2003年珠三角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共有l8897家,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99.12%,其创造的工业总产值为12898.58亿元,占比达69.24%,利润占总额的66.12%,并且还吸纳了珠三角86.88%的就业。目前,广东的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70万家。⑥
表5 珠三角民营企业家的文化构成
文化程度 |
小学 |
初中 |
高中或中专 |
大学 |
研究生 |
比率 |
2.2 |
25.5 |
44.9 |
23.5 |
3.9 |
表6 对政府服务水平的评价
对政府服务水平的评价 |
很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比例 |
18.1 |
42.8 |
32.9 |
7.2 |
表3给出了广东民营经济涉猎的行业。从表中可以看出,民营经济经营的行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含量较低,其中经营批发零售贸易的企业占到了61.42%。而表4的数据说明目前珠三角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在做大做强、打造知名企业方面还需付出巨大努力。⑦
在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产业分布面广,外向型企业居多。珠三角的中小企业多以家用电器、电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非金属制品的加工业为主,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这些产业的特点是产值高、成本低,但技术含量不高。人民币一旦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低线,用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上升,这会削弱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势必减少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会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另外,外商直接投资是珠三角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但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升值会增加外商前来投资的成本,从而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一定的不便。
表5给出了珠三角民营企业家的文化构成。由于珠三角历史发展的原因,多数企业家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层次都比较低,其中高中以下学历的企业家占了将近三成。另外,企业家还缺乏与外界进行管理经验方面的交流,当他们被问及“企业经营者学习的渠道时”,选“参观国内先进企业”渠道的经营者只占44.67%,而选择“参加培训”、“出国考察”、“参观跨国企业”的就更少了,分别占29.95%、l2.18%和l0.15%。⑧企业家文化程度的低下和自我提高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家能力的提升,他们对市场缺乏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及其趋势缺乏感悟,短期内较难适应人民币汇率的变动。
长期以来广大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往往也会选择一些贸易壁垒较低的初级加工品作为自己的出口产品,并且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大打价格战,以低廉的价格对外出口,单纯地追求出口数量的扩张,以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但事实证明,这种压低生产成本进而压低市场价格以达到单纯追求出口量的做法,并不能带来出口效益的增加,反而会使国际市场上形成可以对中国商品进一步压价的不良心理预期,这对珠三角整个出口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如果中小企业不能摆脱低价竞争的惯性思维,不进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继续压
低劳动力成本,将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将很难保持竞争优势。
面对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的局面,珠三角的中小企业首先应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自主创新能力才是赢得市场竞争力的保障。企业家们应该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完善人才的引进机制;其次,还要从理顺产权关系、加强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等方面人手,摆脱家族产业等方面的不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
表7 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企业类型 |
股东个人储蓄 |
内部员工集资 |
金融机构贷款 |
其他渠道融资 |
全部企业 |
36% |
14% |
41% |
9% |
国有企业 |
0 |
27% |
68% |
5% |
集体企业 |
0 |
28% |
65% |
7% |
私营企业 |
56% |
11% |
20% |
13% |
三资企业 |
39% |
0 |
57% |
4% |
资料来源:欧江波、张赛飞《珠三角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报告》,《珠江经济》2002年第7期。
业的竞争力;最后,企业应该具有风险意识,特别是对于出口型中小企业来讲,应该认真研究和了解海内外的市场信息,掌握国际经济和贸易的规律,提高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同时,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也应该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积极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进行发展,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表6的数据可见,政府还需要为此付出不少努力。
虽然汇率改革给中小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不少的风险,但也有不少中小企业感受到了市场“优胜劣汰”的压力,及时按照汇率波动调整出口,防范汇率波动的风险,并取得了很好的业绩。目前,珠三角企业家队伍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到50岁这个年龄段,而36至45岁这个年龄段的比例更高达47.9%。这批企业家更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有利于珠三角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汇改对珠三角商业银行的影响
商业银行在珠三角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1998年以来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已经成为珠三角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两者之和占中小企业融资总额的90%左右。
从表7贷款的绝对量来看,珠三角地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贷款的绝对数量要远高于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所以商业银行稳定与否直接关系着珠三角经济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更加富有弹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可谓风险与机遇并存。
人民币汇率升值会使国内部分行业变得不景气,特别是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企业的盈利减少会影响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这使得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大。另外,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银行在以外币进行贷款、投资以及随后进行的外汇兑换业务时,会因为无法预料的汇率变动而造成损失,这称为交易风险;商业银行在对以外币表示的资产或者负债进行人民币会计折算时,也会因为不同时期的汇率不同而导致会计核算时的损益,这称为折算风险。人民币升值速度越快或者波动越频繁,商业银行面临的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也会越
大。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使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加大。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2005年以来,无论企业外汇存款增速还是居民外汇储蓄存款增速都出现了大幅下滑。据专家测算,人民币汇率升值10%,会导致企业储蓄的年增长率下降2.85%,而当人民币汇率升值20%H寸,企业储蓄年变化率将出现负增长,居民储蓄年增长率会下降2.82%,储蓄率的下降会增加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⑨在贷款方面,在本外币利差较大的情况下,内向型企业倾向于通过向银行借用外币贷款满足本币融资需求,而外商投资企业则通过借入外资金融机构的外汇存款并结汇成人民币使用,以降低融资成本,从而造成外汇贷款需求不断上升。外汇存贷两方面的变化导致商业银行外汇流动性风险增加。特别是中国的金融业全面开放后,随着外资银行介入人民币业务,居民的一部分储蓄必将流向更加负有管理经验的外资银行,这会加剧区域内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改革又使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大,因而客户对对冲基金、客户套期保值的需求增加,外汇市场将更加活跃,国际市场对远期结售汇、远期外汇互换以及外汇期权期货等金融商品交易的需求增大,从而为银行间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这些都有利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同时,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也为商业银行开发外汇理财产品、稳定外汇储蓄存款带来机遇。这些都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结构,提高经济绩效。
为了保证珠三角经济的健康发展,巩固珠三角金融中心的地位,商业银行应该认真研究汇率波动对其经营业务的影响,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水平,转变以往“轻外币、重本币”的观念,抓住人民币汇改的有利时机,实现与国外银行业务的对接,提高自身竞争力。
五、结语
我国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允许人民币汇率升值是我国在当时经济状况和外部环境下的正确举措,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它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它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还是积极的。
在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它对经济的不良冲击,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企业要学会怎样有效地管理预期风险,提高适应汇率浮动和应付汇率变动的能力。汇改之后,珠三角经济应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步伐,转换经营机制,实现产业升级,例如可以淘汰一批T艺水平低下,污染严重的出口型中小企业,从而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
注释:
①人民币汇率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ww.pbc.gov.cn:、
②刘刚:《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金融问题及对策》,《南方金融》2005年第l2期,第54页。
③徐文汇:《浅谈人民币升值对电子信息行业带来的影响》, 《时代财贸》2006年11月第4卷,第36页、
④王俭:《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及对策》,《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31页。
⑤缪晨刚:《广东对外贸易结构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论文。
⑥曾姝:《珠三角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特区经济》2006年4月,第57页。
⑦潘浩:《珠三角民营企业家成长机制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论文。
⑧广东商学院经贸学院课题组:《面对入世的广东省民营企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南方经济》2003年第6期。
⑨曹垂龙:《人民币汇制弹性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及对策》, 《浙江金融》2007第3期,第17页。
李传乐: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系讲师,510631
李勇: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 5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