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时评:回味无穷中国节!


    中国奥运会等待了太多年,准备了许多年,而奥运行程却只有短短的16天。这让我一下就想到了台湾著名女诗人席幕蓉的一句名诗:“在漫长的一生中,欢乐总是乍现又凋逝,走得最快的都是最美的时光”。细想一下,又可能是这样的因果关系:正因为短暂,正因为极美,正因为难现,才让我们格外地留恋、格外的渴望,和回味无穷吧!
    本届奥运会上,带给我回味无穷感受的场景非常非常多。首先当然是开幕式了,那幅贯穿始终的,有着浓浓的中国味的双向卷轴画,和同样是贯穿始终的,卷轴画中的一幅画稿,不管是平铺还是升腾,都饱含着浓浓的中国文化的韵味;还有那太多太多的中国文化符号的组合、叠加、穿插和呼应,构成了一座气势磅礴、恢宏壮观的中国文化大观园。那是一种极致的文化美,也是一股极致的中国风,至今半个多月过去了,还让我觉得那么有味道,那么地丰富,那么耐人琢磨,那么让人浮想联翩!我想,这组节目将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中的精品,永载中国文化艺术的史册。我也非常希望各级各类的学校,能够把这部大师的杰作,作为学习中国文化艺术知识的新经典,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赛场上的回味就更多了。篮排足等各种球类的强对抗和硬角逐,让人紧张、兴奋和激动,让人屏声静气、热血沸腾和欲罢不能;看得时候全神贯注,看完之后,又是一种酣畅淋漓和九死一生地痛快感!体操、跳水、蹦床等优美加健美的比赛,让人们充分地感受到了健与美的组合是多么地神奇和有魅力;那种被美包容着的力量,和被力量拖举着的美,高度融合的时候,是那么地精彩纷呈,那么地美不胜收,那是体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也由此,对我们产生了极度的身心震撼和视觉冲击!还有那梦幻般的花样游泳和艺术体操,看这样的比赛,我完全忘了那是在比赛,人间还有这样的美?太奇妙了!某些场景和某些片断,让我们觉得有无法形容的超级美,我想遍了所有的词汇,所有的语句和所有的比喻,还是想不出该怎么样去表达我这种如梦如幻地感受!
    昨晚的闭幕式表演,继续延续着我之前那些回味无穷地体验。这一头一尾的两场大戏,在衔接上用足了对应和呼应。开幕式用一幅中国画贯穿始终,闭幕式用一座中国塔与之呼应。大家都知道,卷轴画是中国绘画的代表形式,而多层塔则是中国建筑的典型风格。一幅画、一座塔,一个平铺、一个直立,多么美妙和准确地对应呀!我们中国人喜欢用“诗情画意”来形容自然和谐又美丽无比的风景,如果说开幕式充分地表现了“画意”的话,那么,闭幕式就用它与开幕式的对仗,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浓厚的“诗情”,从而完成了“诗情画意”的整体杰作。
    闭幕式上与开幕式的呼应,还不止这塔与画的对应。开幕式上的代表演唱者是我国的歌坛常青树刘欢与英国歌坛的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而在闭幕式上,对此也作了呼应地处理:中国的男歌手刘欢变成了女歌手宋祖英,而外国的女巨星莎拉·布莱曼也变成了更加星光灿烂的男巨星多明戈。这里,既有男女的换位对应,也有中外的错位对应。
    闭幕式上给人无穷回味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呼应和对应。那16条祥云纱的出现,以及它们地沿塔而升,最终腾空而起,就用足了象征地意味。16根,象征的是奥运比赛的16天;而最终的升腾,表达地是:奥运赛程虽然已经全部结束了,这16天的比赛已经成了记忆中的历史,但是,比赛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却会像这飘舞的祥云纱一样,超越原来的赛场、赛道和运动员的种族、国籍,最终升华为人类共有的精神空间的精神财富,为全人类所共有。
    闭幕式上同样给我无穷回味的,还有英国艺术家带给我们的八分钟表演;其类型就像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闭幕时,张艺谋执导的那部八分钟的介绍中国和北京的表演一样。昨天的这段英国式表演,构思非常独特,也用了很多地写意手法。那红色的双层巴士迅速打开,变成了舞台,在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在无声地表演着。汽车车体魔幻般地变化,要表达的意思是:作为现代工业摇篮的英国,在世界工业史上的特殊地位。
    其后的表演有两个部分。后面的一块,是一对男女在演唱:男的是一位老者,伴奏着;女的是一位姑娘,演唱着。要表达的意思是:有着古老传统的英国,虽然延续着传统的背景和旋律,但是,它的现代生活形式,还是充满活力和时尚的。在车头位置的另一个演出方台上,出现了世界足球巨星贝克汉姆和一个小姑娘。这对表演也经过了精心设计:小姑娘和老乐手是一种呼应和对比;同时,两个台上都是男女搭档,构成了一种匀称和均衡;其三,才是最重要的,点出了英国在体育上的一个特色:就是足球运动的至高无上!即使是像小姑娘这样的孩子也对足球运动充满了热爱和激情。在表演快要结束的时候,这辆演出车要驶离了,它也没有忘了在这最后的时候点一下世界著名的雾都—伦敦的一个特色:经常下雨;对此,它是用车身上的一片伞花来点出的,很艺术、也很巧妙。短短的一个片子,既展示了英国的风格,英国的体育特色,又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能说出的很少很少,不能说出的很多很多,这也许就是体育的魅力、奥运会的魅力或者说是奥运艺术的魅力吧!这份魅力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了一个节,一个体育节,一个奥运节!
     昨天晚上,奥运圣火缓缓熄灭的时候,我的整体感觉是:留恋,极度地留恋,超级的留恋!欣赏奥运中的极致美,四年一个周期,还要等四年;此外,在自己国家举办奥运会特有的那种亲近感,又不知道要等多少年才能重现!美国1984年举办了洛杉矶奥运会之后,仅仅过了12年,又在1996年举办了亚特兰大奥运会;我们中国,有没有时隔12年之后,再办奥运会的打算呢?又有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再燃奥运圣火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