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电话”、“领导信箱”趋热说明什么?


    近来,频频在一些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上,见到一些地方党委、政府、部门、单位,将“领导电话”、“领导信箱”等联系方式公布于众,搜集和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咨询与监督,并引起了来自方方面面的热捧与热议。这里不妨列举一二: 

    日前,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在该市门户网站河源网对外开通“华哥信箱”(网址为:http://hg.heyuannews.cn),成为该市党政领导率先在网上公开开通网上邮箱第一人。从即日起,当地市民可直接通过“华哥信箱”写信给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为河源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2008年8月20日人民网转自《广州日报》) 

    继8月2日江西省政府成立“江西省积极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投诉举报中心”,并公布省(市)长手机号码之后,8月19日,江西省政府决定将投诉举报内容拓展到整个“民生工程”,并在近期开通省(市)长信箱,旨在进一步拓宽民声渠道,加强民生监督,使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更加畅通、便捷。(2008年8月20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江西日报》)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老百姓信访难、难信访,已经成为了制约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民主政治、民生思想的日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主动面向社会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在网上开通博客,利用网上论坛与网民面对面交流,邀请网友“灌水”、“拍砖”等等,使得现在大家街谈巷议的内容不再是“报纸说”、“电视说”,而更多的是“网上说”。尤其是今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与网民面对面交流后,利用“网络”、用好“网络”,已日渐成为党政官员的一种共识。 

    尽管信息社会拓宽了官民之间的沟通渠道,但是由于受现实中这样那样的制约,群众呼声、社情民意还往往得不到很好地上达或诉求,难以及时地进入决策层。一些媒体报道的省(市、县)长手机公布后,常被打爆;领导大接访时,群众打地铺连夜排队等候;领导做客网上论坛与网民交流时,引起网络阻塞;等等现象。一方面反映了群众参与的热情很高,民主政治的氛围很浓,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平时官民之间的互动渠道不是很畅、很常。因此,尽快培养和树立官员的民本思想,疏通官民互动渠道,实现官民一体化已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切实转变作风,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为民执好政、掌好权、服好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官员都有这样坚定的立场、清醒的认识。少数官员,做惯了“老爷”、当惯了“官僚”,为了树立自己所谓的官威、僚势,总喜欢高高在上,不善于、不勤于、不愿于做群众工作、听群众呼声、解群众难事。这些官员,尽管可能很威风、很得意,但是老百姓不喜欢、不赞成、不支持、不信任,官民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和谐、融洽,群众的主体地位、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尊重、有效的发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要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而改善民生,必须以推进民主为前提,必须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倾听民声为条件。 

    民之忧,就是党之忧、国之忧。而要想解民忧,首先必须知民情、晓民意。而民情、民意如何来,一方面要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经常性地俯下身子,深入基层,真心诚意地去听、去访、去询;另一方面还要畅通、拓宽群众诉求的渠道、通道,使民情、民意能够在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上达到决策层,而且要原汁原味、实事求是、实话实说。这就需要我们官员放下架子,主动将自己平等地交给群众,并平等地与群众交流、沟通,以真心换真情,以真情换真意。 

    应该说,近年来,在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的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务实、亲民的示范带动和影响下,很多官员开始主动地、自觉地拓宽自己的知情渠道。为了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广泛听取群众心声,进一步密切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同时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建议、意见和监督,一些官员开通了“个人电话”、“个人信箱”、“个人博客”,等等。江西省省长吴新雄便公布了“省长手机”和“省长信箱”,成为最火爆、最受群众欢迎的“民生热线”。而湖南省株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平干脆在网上公开以“杨平”实名注册,与网友零距离接触。广东河源市委书记开通“华哥信箱”,也给群众建言献策、诉求意愿提供了快捷通道。等等等等。这些不仅体现了官员亲民、务实的一面,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听民声、察民颜、恤民情、近民生、帮民富、解民忧。 

    可以肯定地说,“领导电话”、“领导信箱”等等亲民便民的举措相继亮相、日渐变热,有力地说明了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官员亲民、务实个性日趋凸显,群众合法权益正逐步得到有效保障。在今年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说,“两会”期间我一直上网,广大网民向我提出问题、意见、批评都是对政府的信任、支持、鼓励和鞭策。我常常一边上网一边在想,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忧”。但愿越来越多的官员,能够主动地亲近网络、亲近群众,真心诚意地替群众排忧解难,脚踏实地地把群众的好事办好、实事做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样样有落实”,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政府建设、公共管理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纵深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稳定和谐。



新闻链接: 

    广东河源市委书记开通"华哥信箱"了解社情民意 

    江西:“省(市)长手机、信箱”畅通民声通道 事事有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