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造成伊拉克运动员如此困窘,原因可能有多种,譬如经历了恐怖主义的梦魇,现在又遭受战乱之苦,局势动荡,国家在竞技体育上面几乎没有投入,获得参赛资格的时间太过仓促,来不及准备,等等。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奥运,这种精神确实感人至深。
有网友留言道:“伊拉克运动员个个都好样的,为你们加油”,“我感动的想哭,就算他们没有夺取奖牌,但他们永远是冠军”。还有网友提议,不要收伊拉克运动员的租金;赛后,可以把伊拉克运动员用过的船赠送给他们;如果有余力,甚至可以多送给他们几艘。至于那名只能穿“二手”跑鞋的女选手,中国也该赞助她跑鞋才是。可见,爱无国界,不分肤色、民族,这是人间真情的自然流露,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北京奥运精神是相通的。
然而,伊拉克运动员的窘况,又让我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中国奥运第一人”,那个76年前参加完奥运比赛后没有路费回家的孤独运动员刘长春。在那个贫弱的时代,我们对此种困窘有着切肤之痛。所以,我感到,从参加完奥运比赛后没有路费回家的孤独运动员刘长春,到伊拉克运动员穿着旧衣破鞋来参加比赛,所折射的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国家自身的贫弱,一个饱受战乱之苦并因此而经济崩溃的国家,一个百业皆废的国家,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在体育方面一枝独秀的。
因此,国运盛、体育兴,体育强国的梦想,其实是国家强大实力铸就的。从当年颇具悲壮意味的“单刀赴会”,到如今身为东道主张臂迎接四海宾朋;从昔日饱受屈辱的“东亚病夫”,到今天屹立世界的“东方巨人”,中国体育的发展壮大见证了人民共和国繁荣富强的历程,见证了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国在国际体育界的地位日益巩固,作用也更加显著。有资料介绍说,目前,我国共有262人在世界和亚洲体育组织担任397个职务,任秘书长以上领导职务215个,先后有19人获得奥林匹克勋章,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至2007年底,中国运动员已获得世界冠军2137个,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数的99%;创超世界纪录1001次,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数的85%。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但是中国体育全面发展和成熟壮大的重要体现,更是我国发展成就和国际影响的客观反映,是“国运盛、体育兴”的最好诠释。没有国家的强盛、经济实力做后盾,想取得今天的辉煌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这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只有强大,才有体育。我们坚信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中国的体育事业将会向更高的颠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