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观察到财经记者对于九橙的报道,记者出于对商业的个人理解而部分曲解了九橙世纪的使命。九橙要做的是一种让价值回归真相的模式,这是一种创新,更是对于价值理论的一种科学诠释。九橙希望帮助更多中小型企业借助B2C或者无店铺媒体购物模式快速起飞,与创新系统匹配的团队和企业一起构建更为资源价值科学量化的新商业。
九橙:长久诚信。
在无店铺业态和直复营销逐步兴盛的新浪潮中,企业更为直接的面对消费者是营销的一种趋势,基于BIZPROUD的B2C企业管理系统和媒体精准识别系统结合消费者管理系统的集成和完善,构建长久诚信的的无店铺营销新锐企业。九橙,注定和合作企业和创业伙伴以及消费者共同成长。(温承宇 13161100901 九橙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徐丹
对于九橙的未来,九橙的创办者们认为那不可能不美好。用创始人张斌的话说,这是一种企业和媒体的新姻缘模式,甚至可能改变整个商业生态。
改变整个商业生态?
哦,是的。在九橙看来,当越来越多的媒体从四面八方冒出来时,社会上就会有大量闲置的媒体资源,与此同时,开放了30年的中国市场也跳动着众多成长型企业。如果能用一种合适的模式,将双方结成“共生体”,那么,前面就是康庄大道。而作为“中间商”的九橙,则会获得爆炸性增长。
问题是,九橙的创新究竟是一种系统性的创新,还是又一则“想得太过简单”的创业故事?
自1995年追随史玉柱的“巨人”四处征战起,负责广告投放的张斌就在琢磨:能否精准地看到媒体广告效果?那时,惯用广告轰炸术的史玉柱,不时也像约翰·华纳梅克(John Wanamaker)一样地追问,在媒体投的广告,究竟能带来多大收益?美国百货商店之父约翰·华纳梅克有句著名的悲叹——“我的广告花费有一半浪费了,可我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被无数人引用过。
而今,张斌认为自己可以回答约翰·华纳梅克发出的感慨。张斌是北京九橙世纪网络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九橙)的创办人。
九橙定位为独立于广告商和媒体之外的第三方技术提供商。它所开发出来的一套名为BIZPROUD的系统,一方面,可以通过订单识别技术追踪订单是来自哪家媒体,另一方面,通过后台分账系统,理论上能够确保广告商和媒体如实分账。
对于九橙的未来,九橙的创办者们认为那不可能不美好。用张斌的话说,这是一种企业和媒体的新姻缘模式,甚至可能改变整个商业生态。
改变整个商业生态?
哦,是的。在九橙看来,当越来越多的媒体从四面八方冒出来时,社会上就会有大量闲置的媒体资源,与此同时,开放了30年的中国市场也跳动着众多成长型企业。如果能用一种合适的模式,将双方结成“共生体”,那么,前面就是康庄大道。而作为“中间商”的九橙,则会获得爆炸性增长。
问题是,九橙的创新究竟是一种系统性的创新,还是又一则“想得太过简单”的创业故事?
一切还是先回到九橙所构想的“商业模式”上。
泛媒体分账
这个模式的基石,是称之为BIZPROUD的媒体订单识别系统。由九橙开发。
今年年初,“平价药店”京隆堂成为了九橙的第一批客户之一,交了数十万的系统使用费。
5月份,原本以实体店与会员制为主的京隆堂,筹建了约50人的呼叫中心,九橙帮助其改造了电话系统和ERP系统,这一切都集成在BIZPROUD系统内。
6月份,京隆堂开始在《京华时报》和江西的《信息日报》上投放产品广告,这些产品一般都比实体店的便宜些,或者是在实体店没有的新奇特产品,比如颈椎牵引器、排毒冲剂等。
一旦有人打入电话订购产品,媒体和企业都能在BIZPROUD系统后台上,看到实时更新的订单,因为两家媒体上刊登的购物电话不同,所以很容易确认订单用户的来源。在约定的时间,媒体能进行分账,比例一般是广告带来的有效顾客发生的销售额的15%—20%,这些有效顾客在未来5年甚至是更长时间内向京隆堂购买产品,这些收入,京隆堂需要继续与媒体分账。
“因为目前只投了两家媒体广告,且投的时间短,所以销售额增长还不是特别理想。奥运期间,400开头的电话比较难批,但我们已经有几百部电话在申请号码了。”京隆堂总经理秦国良说。对京隆堂来说,一场“媒体广告大战”或许指日可待。
当然,京隆堂现在无需提前支付版面广告费,完全是根据广告效果和媒体分成。
这看上去很美,是不是?
不仅仅这些。
近期获得国家药监局《互联网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并正在申请《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书》的京隆堂,计划在9月份推出自己的网站。之后,它计划利用九橙的系统生成“影子网站”——就像主站的化身,除了域名不一样,内容可以完全一样,也可以个性化设置。这些影子网站将会出现在不同的媒体的广告上,和电话原理类似,通过影子网站,每个订单依然能清楚地表明是来自哪个媒体的广告。网上下订单,可以减轻呼叫中心的负担,并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渠道。
概言之,BIZPROUD系统会在任何一家媒体的广告上放置特殊的识别特征信号,来监测该广告最后产生的订单的情况,这个识别信号会在消费者订购产品的过程中自动地(无法避开)、自然地(消费者无任何察觉)得到使用,通过系统后台对每个订单的识别信号的解码判读,来确保该媒体获得分账。其中的识别信号包括电话、影子网站、优惠促销号码、会员卡号、短信号码等近十种,都已经集成在BIZPROUD系统内。
事实上,每一种识别从单纯的技术上考量难度都不大。
如电话识别,和原有的互联网广告pay per call形式原理相似,只不过pay per call是根据接通电话时长计费,而不是订单量。“这种形式放到线下也很容易,只不过是申请不同的电话号码。但是如何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如果要根据订单分账,那么企业用于分成的销售额能否做大,自身能否良性发展?这些才是问题。”龙拓互动的总裁苏义如此评价分账形式。
龙拓互动是互联网营销服务公司,在互联网营销领域已经浸润整整8年,由单纯的广告代理,到服务型,再到提供个性化的技术产品。龙拓互动旗下的品牌嘀铃铃便是给企业提供pay per call服务,目前的业绩已能占到10%,约一千多万元。而龙拓互动新开发的荞麦成交付费广告联盟,便是按照订单进行分成,已经开发近一年半时间,现正在试用阶段,主要针对互联网媒体。
但张斌的目标却更为宏大——泛媒体,即一切可发布和传播信息的载体,不仅仅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还有网络、个人、企业、活动等等,都可以运用BIZPOUD系统。
九橙甚至为中小店铺构想了新的生态位置。在这条生态链里,中小店铺亦是媒体。
在张斌看来,中国的中小店铺由于同业竞争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彼此的无效内耗,毛利率普遍偏低,平均在10%-20%左右。而在外资零售巨头和大型内资零售企业的挤压下,其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且由于资金实力不足和其它先天条件,无法像沃尔玛等零售企业一样获得低价的优质商品,自然阻绝了大批消费者。
如果能将这些小店铺纳入到“媒体资源”中,那么,它们可以起到展示、体验和配送服务等作用。剩下有待解决的是,如何识别客源是来自哪家店铺。除了摆放在店铺中的一些DM订单上的识别号外,九橙还在开发基于POS系统的识别技术。
事实上,刻下许多中小店铺已将邮局、银行、冲印店、票务等服务引入进来,收益途径多元化。
而中小企业难以进入的大型卖场和连锁卖场,则成了九橙的下一个目标。他们计划在一段时间后,推出BIZPLACE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理解为基于卖场的分账系统。
龙拓互动是互联网营销服务公司,在互联网营销领域已经浸润整整8年,由单纯的广告代理,到服务型,再到提供个性化的技术产品。龙拓互动旗下的品牌嘀铃铃便是给企业提供pay per call服务,目前的业绩已能占到10%,约一千多万元。而龙拓互动新开发的荞麦成交付费广告联盟,便是按照订单进行分成,已经开发近一年半时间,现正在试用阶段,主要针对互联网媒体。
但张斌的目标却更为宏大——泛媒体,即一切可发布和传播信息的载体,不仅仅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还有网络、个人、企业、活动等等,都可以运用BIZPOUD系统。
九橙甚至为中小店铺构想了新的生态位置。在这条生态链里,中小店铺亦是媒体。
在张斌看来,中国的中小店铺由于同业竞争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彼此的无效内耗,毛利率普遍偏低,平均在10%-20%左右。而在外资零售巨头和大型内资零售企业的挤压下,其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且由于资金实力不足和其它先天条件,无法像沃尔玛等零售企业一样获得低价的优质商品,自然阻绝了大批消费者。
如果能将这些小店铺纳入到“媒体资源”中,那么,它们可以起到展示、体验和配送服务等作用。剩下有待解决的是,如何识别客源是来自哪家店铺。除了摆放在店铺中的一些DM订单上的识别号外,九橙还在开发基于POS系统的识别技术。
事实上,许多中小店铺已将邮局、银行、冲印店、票务等服务引入进来,收益途径多元化。
而中小企业难以进入的大型卖场和连锁卖场,则成了九橙的下一个目标。他们计划在一段时间后,推出BIZPLACE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理解为基于卖场的分账系统。
两片试验田
虽然单个识别技术并不非常难,但张斌依然把这套系统看作自己的门槛之一,“就像微软操作系统,虽然涉及信息安全,但中国那么多人还是没做出来。单一的技术每家都会做,但完整性就是壁垒。”
不过,用九橙CTO(首席技术官)张荣权的话来说,这种系统依然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虽然是BIZPROUD的主开发者,他还是更愿意用木桶短板原理来解释九橙的竞争力,“不是电话识别技术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还要包括客服的培训、广告的策划,这要一个很流畅的流程。”张斌有十几年的市场经验,而专业学计算机的张荣权,本身也做过客服、广告销售等。
当然,九橙的自信,还源于他们曾经耕耘过的“试验田”。
从巨人跳到另一家企业后,负责广告投放的张斌依然屡屡被老板追问:我的广告效果究竟如何?
另一方面,他也越发觉得,对成长型企业来说,做广告,没有太多的钱,想进大卖场更不容易,那么,“是否能把店铺放到媒体上呢?”
2001年后,和移动梦网合作分账的SP风生水起,这给了张斌启发,“我当时就觉得分账是个好东西,但要有一个技术系统,要清楚订单来源,但当时琢磨不太出来,总不能直接打电话问,太容易作弊。”
2003开始运行自己的网站“成才网”的龙拓互动,那时也遇到了“对人头”的难题。成才网是聚集教育类资源的垂直门户型网站,其中部分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是龙拓的广告客户(由龙拓互动代理其在互联网的广告投放),所以龙拓互动开始尝试分账模式。每到学生开学时,龙拓员工便会拿着自己的网站会员名单,去和每一家教育机构的学生名单核对,然后询问学生是否是看了“成才网”的广告和推荐才报了名,但学生往往在多个类似网站间比较浏览,所以“生源订单”究竟是哪个媒体产生,极难判断,费时费力且不科学。
龙拓互动当时的“人工难题”,现在已经可以用pay per call等技术部分解决。
而张斌当时的难题,在他加入深圳微芯后,有了答案。
深圳微芯研究开发基因芯片,这一技术旨在将基因的识别方法系统化。“我把识别系统和媒体、市场、广告、企业等串在一起,慢慢琢磨,就成了现在这套系统的雏形。”张斌说。事实上,最初的方法不过只是简单的电话识别方式,系统也只能承载一家媒体和一个企业的数据。
2005年,他巧遇了第一片“试验田”。
当时有家时尚用品企业在深圳的一家报纸投广告,因为企业主和主编都是张斌朋友,便让他用当时的订单识别系统的雏形,试看广告效果。起初决定投10期,共30万。原想3万元的版面应该能产生5万左右的销售,但10万投下去,回收不到3万。而当时的系统,已经能监测到多少人看了广告后通过电话购买。
报社主编在看到系统后台震撼之余,答应了继续试验,因为报纸“闲置“版面较多,所以提出企业通过广告售出的产品销售额的40%给报社作为广告费。但连续3个月后,报纸依然没有回收20万版面成本。
“报社觉得亏了,朋友企业却尝到甜头。原来20万元只能打(投放广告)10期,现在能打3个月。但能否继续打下去?同时也让报纸也不吃亏呢?”
用户的重复购买行为,让张斌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采取会员终身制,只要这个会员第一次是报纸带过来的,他的重复消费金额就算是该报纸的,都要分账。这样又试了10个月,原版面费约100多万,但报纸实际分成200万。
2006年,张斌带着自己的系统雏形加入了保健品直复营销型企业益生康健。在改造了益生康健传统的CRM系统后,开始实践泛媒体分账形式,系统的延展性亦扩展到了其他媒体。
据了解,2006年,益生康健和15家媒体建立这样的合作关系,收入达到9700万。后来往外地媒体扩展,2007年销售额达到4个亿左右。益生康健的总经理王冬在今年上半年曾介绍说:益生康健几年来一直保持着斜率为1的成长,现有会员180余万,日销售额的峰值达到250万。会员重复购买率是70%-80%。益生康健或许算得上最成功的一次“试验”了。(关于益生康健报道详见本报3月31日22版)
“保健品行业由于数十年的过度开发,导致整个行业的诚信缺失,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广告的效果非常差,广告的消费者反应率非常低,几乎是所有行业中反应率最低的。但采用分账营销模式,以及引入直复营销模式,却成功达到了销售额的持续增长,企业和媒体双方都达到基本满意的收入期望。”张斌在40多页的《关于泛媒体分账营销模式的深度介绍》中,如此解释选择保健品行业的原因。
但推崇狼性文化的益生康健,本身便是个强劲的销售机体。除了借势媒体,益生康健的Call Center准备了一支500人的客服队伍,他们是抱着电话的推销员。员工入聘后层层筛选的程序,亦看重候选者的“狼性”,正式入职后,会被要求每天打300分钟的电话,约谈60-70名会员。同时,益生康健会根据会员的购买额度定期直投产品目录,就年消费2000元以上的会员,直投的频率是20天一次。
而这是九橙目前所合作的部分企业并不完全拥有的,也是张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这又非一己之力所能解决。
九字号“水果”
2008年1月成立的九橙,在第一个月就签下了4家使用BIZPROUD的企业,现在这个数字是8家,三家经营保健产品,两家药房,一家化妆品,一家金钻首饰,一家户外用品。
增长速度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途发现已签约的企业上线太慢,于是期中停了两个月的企业扩展,九橙的所有人员专心去做企业运营支持了。譬如“组建团队和呼叫中心、培训客服等”。
以电子商务起家的珂兰经营金钻首饰,是其客户之一,“我们两家现在相当于联合办公了,他们在帮我们做团队建设、业务策划和广告制作投放等。”珂兰的副总裁王雍正在山西筹划建分公司,并准备在网络媒体上让BIZPROUD“大发威力”,而在山西愿意以分账形式合作的平面媒体,都是他们自己在谈,“目前进展顺利”。
事实上,在九橙旗下,还有九柚传媒,可以帮助企业谈媒体合作,当然,要收部分的媒体代理费。
增长缓慢的另一方面,是如张斌所言,想挑些优质企业,能签到每个行业的前几名最好。说到这,他总爱搬出一个国外的行业理论,“当一个行业的前4名能够占有该行业的60%的市场占有率,那么这个行业就基本成熟了。”九橙要签的,便是已经是行业前几,或即将成为行业前几的企业——在九橙的支持下。
当然,这种行业和企业的挑选有很多的必要条件,譬如张斌自己确定的,产品是流行低价类,或新奇特类;企业最好是无店铺销售体系,以让利消费者,保证低价吸引力;建立直复营销体系,建立DM、客服回访、多通道沟通等手段,以提高会员重复购买率;等等。这无疑会缩小其模式运用的市场空间。
九橙的胃口当然不止这么大。
现在,它的子公司除了九柚传媒,还有九樱——一个升级后的系统,入门费只需5000元甚至免费,面向中小企业以及长尾小媒体,通过技术实现企业和媒体自动配对合作,进行订单分账。陆续的,还会有一个个“九”字号的“水果”结成,或负责培训,或负责其他配套服务。
不过现在,九橙还不到10个人,是个轻得不能再轻的公司了,“那天地震,我很快把全公司的人弄到了楼下,当时就说我们资产都已经转移完了。”张斌笑曰。
九橙确实很“轻”,飘逸得像月老的红线。不过,借助识别技术的一根红线,广告商和媒体真的可以那么容易地缔结新的姻缘吗? (记者陈晓平对此文亦有贡献)
九橙创意:九橙,长久诚信,“九橙”与"久诚"谐音。以“久、诚”为出发点的九橙作为第三方系统平台本着长久诚信的基本原则,和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友好合作,达成企业、平台、媒体、消费者多赢的格局。
九橙:九是中国最大的数字,有九五之尊,九九归一的上善之意。橙,乃水果中珍品,营养丰富,绿色环保。作为信息系统服务商,注定九橙是一个立足中国本土的科技创新绿色企业,以智力谋略之“四两”拔商道诡谲之“千斤”,九橙注定是精而不赘,小而不薄,轻而不浮的轻公司。以力争开创更为和谐的商业环境为己任,九橙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