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开幕式:感动与希冀
华夏儿女酝酿七年的热情和期待,终于在2008年8月8日晚8时得到释放。
简洁凝练而诗意哲学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以及淡雅冲和与绚丽多彩的颜色,向全世界的人们诠释着华夏泱泱大国的哲学观和美学观。
一轴长卷,便沉淀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与文化。长卷徐徐打开,华夏文明之河生生不息缓缓前行,流进当代华夏儿女的心灵里。沿河上溯,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震撼和感动,亲切与自豪。
这是一场视觉、听觉,乃至嗅觉的艺术盛宴!
这是一次重温华夏文明和心灵洗礼的聚会!
这是华夏儿女用一百年追寻奥运的光荣和梦想,向全世界人们诠释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尊严!
回味长卷上的每一个细节,我们便可以触摸到一段历史的脉搏。
我喜欢开篇2008个汉子击缶的壮观场面,清越的音响让我们遁回到那个思想自由、生命张扬的时代;一声仿若天籁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连接了远古与现代,中国与全世界人们的心,这一声是多么的厚重而又那么亲切!
我喜欢那一个个形状各一的“和”字,一个“和”字切中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精髓和文化气质。“和”既是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亲亲仁民”的人际和谐。“以和为贵”,“和”字是我们向全世界人们传递的价值观。同时,我也喜欢那变幻多体的“和”字,不同的字体,再现了汉字的演变历程,记录了这一生生不息的文字独有的魅力。
我喜欢那以人作笔,在白绢上舒展黑色线条的画面。线条,是中国艺术的精髓,书法和绘画的语言即是笔墨语言。简约的线条,疏朗的空间,“计白当黑”“疏可走马”是中国书画的结构特点,在这里一览无余。飘逸的线条,让我们有了飞天的梦想;饱满圆实的线条,又让我们感受到中国艺术的厚重。远山、地、天空,以及太阳,粗犷的线条,共同诠释了“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观。
可见,一个“和”字便串联起了中国的上下五千年文明,华夏文明的一个个辉煌的深处,必定多多少少与“和”这个文化因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喜欢……此刻,心中太多的喜悦无法用文字一一描述。
一切是多么优雅、浪漫,清晰而简约传神!
面对这一切,我们不得不感谢老谋子。
从黄土高原上走出来的老谋子果然不负众望,他用如此宏大的场面,用颜色和形状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古老的神话世界,让人找不到回归现实的方向。
面对如此恢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老谋子删繁就简,撷取了华夏文明长河中的几个关键元素,简笔勾勒,便容纳了上下五千年文明。看来,老谋子是深谙中国白描艺术的精髓的。
用老谋子作为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算是用对了。
此刻,我们可以忽略他曾经用他娴熟的手段——颜色和形状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审美疲劳罢,至少,此刻,他绘就的是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值得观众遐想的艺术精品——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希冀与感动同时并存,当我们陶醉在已有的文明而乐而忘返时,请别忘了我们还要前行。历史已经深刻地告诉过我们,沉湎于过往的辉煌而裹足不前,那是对先人们留下的辉煌的一种耻辱。历史是辉煌的,也是无情的。古代文明已经书写进了华夏文明的长河中,现代文明的辉煌还需当代华夏儿女共同创造。
以此视角来看待老谋子绘就的这幅画卷,如若说这幅画卷还有瑕疵的话,我想,这便是当代和未来想象的稍稍匮乏。我们不仅要重温过去的荣光,还要展开想象的双翼,书写一个未知的神话。